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采用体外手法复位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体外复位手法。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8月我院住院的置入PICC导管新生儿共368例,发生导管异位共76例,发生率20.6%,其中异位至右心房的27例,在胸片上从导管尖端测量至上腔静脉中下段,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退管;其余的49例,根据不同的异位部位,选择不同的复位手法,并配合生理盐水行PICC脉冲式冲管。结果 49例PICC异位患儿,通过体外手法复位,有39例经重新拍片定位显示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复位率为79.5%;不同的置管静脉,异位的发生率,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异位部位通过手法复位的复位率(χ~2=12.72,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不同的异位部位,采用体外手法复位方法,能够使80%左右的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复位成功,复位手法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早产儿尤其是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因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其存活率及远期生存质量[1-3],不仅需要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还需要父母的长期精心照顾,父母照顾能力是影响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康复的重要因素。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family integrated care, FICare)是指患儿父母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参与患儿住院期间常规护理操作的新型护理模式。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