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早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近期复发的影响,确定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0月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62例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3例作为队列研究,通过随访术后结局以及鸟苷酸环化酶C(GCC)-mRNA和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分析,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结肠癌复发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大小、分期、评分、病理类型以及切除范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年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腹腔镜组较开腹组复发率明显低(3.2%比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93.5%比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早期(术后6个月)GCC-mRNA和CEA阳性率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对患者术后1年的结肠癌复发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较开腹手术在术后1年内能明显降低结肠癌的复发(P<0.05)。另外,分期及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应用都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较开腹手术能显著降低患者近期结肠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中肿瘤性息肉与非肿瘤性息肉之间的临床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897 例术前诊断为胆囊息肉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特点,对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中,胆固醇息肉791 例(88.18%),炎性息肉40 例(4.46%),腺瘤样增生10例(1.11%),腺肌瘤7例(0.78%),腺瘤41例(4.58%),腺癌8例(0.89%)。肿瘤性息肉组与非肿瘤性息肉组在年龄、体重指数、发病时间、血糖、血脂、有无乙肝、有无症状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在性别构成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性息肉患者男性占比较高;肿瘤性息肉组与非肿瘤性息肉组在息肉数目、大小、宽基底及血供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患者在性别构成、息肉数目、大小、宽基底、血供改变上存在差异性。对于男性、单发、直径较大、基底宽、血供丰富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患者,应注意胆囊息肉肿瘤变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T管残留致腹壁窦道久治不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8岁.以"T管拔除后腹壁窦道流脓入院.1年前因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在当地医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T管引流欠佳,于术后20 d拔除,拔出时即发现T管不完整,未予处理.T管拔除后有胆汁样液体自腹腔引流管引出,量约300 mL/d.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Foxp3+Treg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与胃微生物群失调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诊治的胃癌患者97例(收集其胃癌组织标本和癌旁标本)和同期健康者40例,胃癌患者根据类型分为肠型、弥漫性和混合型,分别为31例、28例、38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法测定胃癌组织中Foxp3+Tregs、pDCs表达,16S rRNA法检测胃微生物群,并分析各指标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肠型、弥漫性和混合型癌巢组织中Foxp3+Tregs、pDCs表达量逐渐升高(P<0.05).胃癌患者鞘氨醇单胞菌、幽门螺杆菌、单形拟杆菌水平低于健康者,而痤疮丙酸杆菌、咽峡炎链球菌、产黑普氏菌高于健康者;不同类型胃癌患者氨醇单胞菌、幽门螺杆菌、单形拟杆菌、痤疮丙酸杆菌、咽峡炎链球菌、产黑普菌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痤疮丙酸杆菌、咽峡炎链球菌、产黑普菌与Foxp3+Tregs、pDCs数量呈正比关系(P<0.05).结论 胃癌癌旁和癌巢组织微生境中细菌丰度降低,不同类型胃癌肿瘤微生境中有不同的优势微生物;组织中Foxp3+Tregs、pDCs与胃微生物群失调相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或开腹手术置管后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周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或开腹置管引流术,置管后联合胆道镜对胰周感染灶进行反复冲洗及清除。结果 35例患者中,25例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成功,9例因胃肠道胀气超声无法准确定位致穿刺失败,1例穿刺导致出血,置管成功率为71.4%(25/35),10例行外科手术引流,引流时间12~110 d,平均46 d;术后患者均应用胆道镜反复冲洗及清除胰周坏死组织,1例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选择适当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胰周感染方法可行,置管后联合应用胆道镜治疗胰周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多次外科手术引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黄素是否可通过影响淋巴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来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分别提取健康成年人外周静脉血中淋巴细胞,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并进行不同时间点干预,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水平及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并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清除细胞内活性氧,流式细胞技术再次观察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及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高、中、低浓度组,大黄素与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共培养24h、48h、72h后,淋巴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水平增高,在1μmol/ml-100μmol/ml的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大黄素组淋巴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并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提高淋巴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水平,进而促进淋巴细胞凋亡来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黄素促进人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黄素是否可通过影响淋巴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来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分别提取健康成年人外周静脉血中淋巴细胞,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并进行不同时间点干预,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水平及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并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清除细胞内活性氧,流式细胞技术再次观察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及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高、中、低浓度组,大黄素与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共培养24h、48h、72h后,淋巴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水平增高,在1μmol/ml-100μmol/ml的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大黄素组淋巴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并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提高淋巴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水平,进而促进淋巴细胞凋亡来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恢复及血浆氧化应激水平表达的影响。选取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进行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及不同时间点氧化应激相关因子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两组术后血清XOD、MDA水平先升高后降低,SOD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两组术后血清XOD、MDA水平在1、5 d时均显著高于术前,且同时间点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清SOD水平在1、5 d时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同时间点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创伤小,能减轻患者术后氧化应激状态,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