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于小肠解剖特点细长,造成小肠出血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查方法有限,小肠出血的病因检查诊断一直是个难题。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5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1临床资料本组65例,男45例,女20例;年龄13~90岁,中位年龄40.5岁。其中57例表现为便血,8例仅为大便潜血阳性。病程10 h~32年。根据出血形式定义~([1]),急性大出血8例,慢性显性出血49例,慢性隐性出血8例。入院时合并失血性休克8例。所有65  相似文献   
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首载四君子汤方,其组方主要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功用为健脾益气、调理脾胃气机,常被各方医家用来治疗慢性胃病,其中人参可补脾益肺,白术功专补益脾气,与人参同用可增强健脾之效,与茯苓同用可加强除湿之功,甘草补虚,还可调和诸药,李乾构教授认为此方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方。李乾构教授从医五十余载,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脾胃系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于人体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此病病程长,逐渐消耗人体正气,故李教授认为脾气虚弱为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发病机理,兼以气滞、血瘀、痰湿为患,临床以补脾理气为治疗的根本大法,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进行化裁用以辨证施治,并取得良好的疗效。《脾胃论》曾云:“治脾可以安五脏”,《金匮要略》亦云:“四季脾旺而不受邪”,均可表明脾胃之气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该文通过总结李乾构教授针对不同病证下四君子汤的变化应用,浅析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3.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   总被引:113,自引:4,他引:113  
20 0 1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第 1 3次会议通过了“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中医诊治规范 (草案 )。全文如下。1 概念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或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 ,经生化、内镜和影像等检查除外器质性疾病者即为 FD。2 诊断标准2 .1 诊断标准 :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在过去 1年内至少持续 1个月或间断发作累计达 3个月的上腹正中疼痛或不适 (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 ) ;2上腹痛和不适与排便无关 ,不能在排便后缓解 ,亦未见有粪便次数和性状的改变 ;3生化、内镜、影像等理化检查排除了可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证候与胃黏膜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关系。[方法]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胃痰湿证及脾胃湿热证3组,采用放免法检测3组胃黏膜促胃液素(Ga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采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法检测胃黏膜辅助T淋巴细胞(CD4)和抑制T淋巴细胞(CD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脾胃虚弱证比较,脾胃湿热证Gas明显升高(P<0.05),脾虚痰湿证也显示了升高的趋势;脾虚痰湿证CGRP明显升高(P<0.05);脾虚痰湿证和脾胃湿热证CD4明显升高,该两组之间及其他各组之间CD8无明显差异。[结论]胃黏膜神经内分泌、T淋巴细胞免疫在慢性胃病及其不同证候的发展形成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动物实验对促进新药研发和明确药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病证结合动物实验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广泛应用,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脾胃系疾病发病率高,不易治愈,中医药治疗脾胃病具有独特优势,为深入研究中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分子机制及药效效果,制备其相关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意义重大。单纯西医疾病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对脾胃病的病机阐明和新药研发尤为重要。因此,笔者通过对常见脾胃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各证候的构建方法和评价系统进行归纳总结,阐述脾胃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概况和建立特点,以期解决动物实验模型病证评价指标的关键问题,完善病证造模与测量标准,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推动中医药治疗脾胃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一桐  汪红兵 《环球中医药》2023,(11):2153-2160
目的 探讨健脾清化化瘀汤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9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抑制剂组、健脾清化化瘀汤低剂量组、健脾清化化瘀汤中剂量组、健脾清化化瘀汤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大鼠均用1×109 CFU/mL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菌液灌胃7次,平均2次/周。确认HP感染后,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均予150μg/mL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灌胃,频率5次/周,同时予100μg/mL MNNG溶液自由饮用,配合0.03%雷尼替丁饲料喂养、饥饱失常法(2天足量饲料喂养,1天禁食),持续造模28周。造模成功后,健脾清化化瘀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健脾清化化瘀汤灌胃,iNOS抑制剂组给予氨基胍溶液50 mg/(kg·d)剂量进行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均1次/天,干预治疗10周。干预结束后,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
唐容川《痢证三字诀》提出“病有脾,治肝肺”,认为痢证虽以损伤脾胃为主,但治疗应重视调治肝肺,使“脾经自治”,李乾构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多从脾、肝、肺入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达到抗溃疡而治痢的目的。饮食不节、肺肠失调、忧思恼怒等病因可引起脾、肝、肺病变,导致大肠传导不利,发为本病,此病病程较长,耗伤正气,李教授临证时以脾胃虚弱、肝失疏泄、肺失宣降为发病机制,治疗以培补脾胃,疏肝理肺为根本大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肠外表现进行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长期误诊的成人肠套叠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9岁。6 a前因劳累突然出现腹部阵发性绞痛,脐周为主,伴腹胀,便血、量少(具体量不详)、呈暗红果酱样,无恶心呕吐,无发热,于本市某三级甲等西医医院住院治疗,查胃肠镜均未见明显异常,对症治疗10 d后症状好转出院。2 a前无明显诱因腹痛腹胀便血复作,发作情况类似6 a前,此次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本市另一家三级甲等西医医院住院治疗,再次查胃肠镜均未见明显异常,亦未明确诊断,再次对症治疗10 a后症状好转出院。6 a来除2次发作住院治疗外,期间仍间断发作腹痛,近2 a发作较前频繁,腹痛部位、性质相似,每次持续时间约2~3 d,可自行缓解。入我院前4 d无明显诱因再次突发腹痛,其疼痛部位、性质较前相似,伴恶心呕吐3次,呕吐少许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质,排气减少,大便量少,呈暗红果酱样。入院体温37.8℃,腹壁柔软,未见肠形及蠕动波,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左下腹可及1大小约3 cm×7 cm的包块,质韧、活动度尚可,包块局部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叩呈鼓音,肠鸣音1~2次/m in。入院当日查立卧位腹平片、胃镜和肠镜,未发现特殊异常。予禁食、止血、抗感染,同...  相似文献   
10.
汪红兵 《护理研究》2009,23(27):2510-2511
脂肪餐后高三酰甘油反应及三酰甘油清除延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食物对高脂血症病人治疗和预防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探讨这一问题的文献虽不算少,但很少有系统分析饮食对高脂血症病人三酰甘油清除的影响.2007年3月-2007年12月我们对20例高脂血症病人与20例健康人进行三酰甘油耐量试验,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