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60例门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汪爱晶 《安徽医药》2008,12(5):472-473
目的:析门诊病人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1日~2007年10月23日期间门诊上报的160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60例ADR事件中涉及药物共38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95例(59.4%),居于首位;其次为中药注射剂52例(32.5%);发生ADR的病人中,10岁以下患者最多(46例,28.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常见,所有病人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门诊护士应认真学习药理学知识、严格执行输液操作规程、密切观察ADR的先兆症状、掌握ADR的处理程序、从而减少或预防ADR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一次性胶贴的特性,探讨输液过程中头皮针固定及拔针改进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11月门诊输液病人100例,静脉输液400次。单日用常规法、双日用一次性胶贴对静脉穿刺成功后头皮针固定及拔针法进行自身对照各200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固定10min后穿刺局部液体渗出和拔针时病人疼痛及针眼处渗血情况。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两法固定10min后液体渗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无明显差别;拔针时病人疼痛及渗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改进法固定不增加病人重新穿刺的痛苦,而拔针时病人疼痛及渗血显著减少,显示改进法优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门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调阅安徽省某医院2007年6月门诊药房处方,进行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并结合同期门诊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抗感染药物的处方比例为45.8%,平均处方金额为62.56元,占药品销售金额的41.8%,其中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占39.5%,静脉用抗感染药物占37.2%,ADR发生率80.6%,不合理用药占10.8%.结论 该医院门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4.
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会芳  汪爱晶 《安徽医学》2007,28(2):130-13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效果。方法选择高危新生儿30例(男18例,女12例)为干预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同时设立同期的高危儿31例(男19例,女1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围产期情况和环境因素相似。结果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并能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简单易行,并易被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临床护理人员的生存质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护理人员的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徽省某二甲企业医院155名在职护士采用WHO生存质量-100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生存质量自评分低于普通人群,在工作班次、家庭人均月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823,4.998,5.048;尸〈0.05或P〈0.01);总的生存质量和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领域评分低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09,13.94,9.54,1.98,7.29,5.63;P〈O.05或P〈0.01);影响护理人员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工作强度、食欲、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摩擦、年龄、工作满意度、工作年限、疾病史等。结论临床护理人员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应引起管理部门及护理人员自身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效果和模式。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高危新生儿30例(男18例,女12例)为干预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同时设立同期的高危儿31例(男19例,女1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围产期情况和环境因素相似。结果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MD I)和运动发育指数(PD 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5);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并能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简单易行,并易被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7.
采用2种不同型号头皮针静脉输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汪爱晶 《现代护理》2004,10(8):706-707
目的 探讨长期反复输液的慢性患者运用 5 12 号小儿头皮针输液的效果 ,为临床护理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单双日自身对照法对 2 0 0名在门诊输液的慢性患者分别采用 5 12 号和 7号头皮针 ,各输液 4 2 0次 ,观察 2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一针注射成功率比较 ,χ2 =4 5 .5 6 ,P <0 .0 0 5 ,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长期反复输液的慢性患者采用 5 12 号小儿头皮针输液能提高注射成功率 ,有效保护静脉 ,减少患者痛苦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反复输液的慢性患者运用51/2号小儿头皮针输液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双日自身对照法对200名在门诊输液的慢性患者分别采用51/2号和7号头皮针,各输液420次,观察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一针注射成功率比较,x2=45.56,P<0.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反复输液的慢性患者采用51/2号小儿头皮针输液能提高注射成功率,有效保护静脉,减少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汪爱晶 《工企医刊》2003,16(1):105-106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简称TAT,为免疫马血清。临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用药前应作过敏试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该皮试的阳性率极高,约占皮试总数的70%,其中假阳性反应较多,严重限制了该药的使用,而感染破伤风病人,往往病情较重,治疗护理不当死亡率较高。所以如何提高TAT皮试的准确率,就关系到病人的及时治疗和安全。我们经过认真的总结,通过对158例TAT皮试病人观察,准确率明显  相似文献   
10.
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急诊科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而了解有关急诊护理风险因素、管理难点、管理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甄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