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测定汪伟民,张林杰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人类免疫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种不经预先刺激即可杀伤靶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在宿主的防御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测定T淋巴细胞及亚群...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IL-10的水平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 TNM 分期为Ⅲ~Ⅳ期的NSCLC患者44例,其中30例接受以铂类药为主的化疗;另选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应用ELISA测定血清IL-10水平. 结果所有患者血清中的IL-10水平(n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92.37±13.46 vs 84.20±2.17, P<0.01);Ⅳ期的NSCLC患者血清IL-10水平(ng/L)高于Ⅲ期NSCLC患者(268.27±25.03 vs 151.16±10.20, P<0.01).1个疗程后1个月有18例病情稳定或肿瘤部分缩小,12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者的血清IL-10水平(ng/L)降低(208.18±20.05 vs 129.96±14.22, P<0.05);治疗无效者的血清IL-10水平(ng/L)略低于治疗前(175.54±13.60 vs 162.13±11.69, P>0.05). 结论血清IL-10水平与NSCLC的发生及其转移相关,提示IL-10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某种重要的作用,测定血清IL-10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津瑜  蔡炜龙  邬仲鑫  汪伟民  尹磊  魏云海 《浙江医学》2023,45(10):1019-1023,1029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联合糖类抗原19-9(CA19-9)预测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8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理特征、术前FA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A19-9及其他肿瘤标志物水平等,采用ROC曲线分析各生化指标的AUC及最佳截断值并进行分组,结合患者随访情况进行生存分析,并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FAR联合CA19-9的评估患者预后的AUC最大,并根据其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3组:FAR联合CA19-90分组(FAR<0.075且CA19-9<21.04U/ml)47例,FAR联合CA19-91分组(FAR≥0.075或CA19-9≥21.04U/ml)61例,FAR联合CA19-92分组(FAR≥0.075且CA19-9≥21.04U/ml)76例。3组患者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是否有神经及脉管侵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性别、肿瘤大小、p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FAR联合CA19-90分组、1分组、2分组患者总生存率分别为83.0%、65.6%、36.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低、pTNM分期晚及FAR联合CA19-9评分高均是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FAR联合CA19-9是根治性胃癌术后患者预后有效的预测指标,高FAR、高CA19-9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木瓜蛋白酶所致大鼠肺气肿模型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木瓜蛋白酶气管内滴注的方法,将体质量170~220 g 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R),ATRA治疗组(R1),棉籽油组(R2)各15只.后3组向大鼠气管内滴注5%木瓜蛋白酶1 ml/kg,N组同样滴注等量生理盐水,14d后,分别向R1组和R2组大鼠腹腔内连续注入1 000 μg/kgATRA和棉籽油,第90天杀死全部大鼠.取出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肺脏的病理变化,和病理形态学图像分析了解肺气肿模型是否建立及ATRA对于木瓜蛋白酶复制的大鼠肺气肿模型的早期干预效果.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各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凋亡率,及Bax蛋白、Bcl-2蛋白阳性细胞个数,比较各组之间AECⅡ凋亡率,及Bax蛋白、Bcl-2蛋白阳性细胞个数的差异.结果 肺体积结果显示:R、R1、R2组的肺体积与N组比较,明显增大;R、R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泡形态学结果显示:R、R1、R2与N组比较,每个视野内的肺泡数明显减少,平均肺泡面积增大,平均内衬间隔较大,R2组相对于R组,肺泡形态学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R2组与N组比较,大鼠肺组织AECⅡ凋亡明显增多,R1与R组比较,AECⅡ凋亡率明显下降,R2与R组比较,AECⅡ凋亡率无明显变化,R、R1、R2组在造模后肺泡壁细胞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N组,R组肺泡壁细胞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R1组,R组肺泡壁细胞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与R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R2组在造模后肺泡壁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N组,R组肺泡壁细胞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R1组,R组肺泡壁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与R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组Bcl-2/Bax比例明显高于R、R2组,而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RA治疗可降低大鼠肺气肿模型AECⅡ凋亡率,调节Bax蛋白、Bcl-2蛋白表达,对大鼠肺气肿进程起到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5.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作为对照药物 ,评价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治疗中、重度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 3.375 g静脉滴注 ,每 12 h一次 ,或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0 .5 g静脉滴注 ,每 12 h一次 ,治疗中、重度肺部感染 ,疗程为 7- 14 d。结果 共治疗病人 90例 ,其中试验组 5 8例 ,对照组 32例。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试验组治疗中、重度肺部感染有效率 91.38% ,治愈率 81.0 4 % ,细菌清除率 89.4 6 % ,副作用发生率 3.4 5 %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对照组有效率 90 .6 3% ,治愈率 81.2 5 % ,细菌清除率 90 .0 0 % ,副作用发生率 3.13%。两组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是一高效、安全广谱抗菌药物 ,对中、重度肺部感染的疗效与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相似 ,两者副作用发生率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740例AE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740例患者的痰培养阳性率为39.1%。314株阳性菌中革兰阴性细菌196株,占62.4%,常见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细菌21株,占总数6.7%,常见菌依次为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97株,占总数30.9%,最常见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细菌普遍对第3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对氨基糖苷类中度耐药,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革兰阳性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仅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保持较高敏感性。真菌对抗真菌药普遍较敏感。结论 AECOPD 患者细菌感染多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耐药性普遍。加强病原菌检测、掌握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从而减缓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ataxia—telangiectasiagroupDcomplementinggene(ATDC)在永生化胃黏膜细胞GES与胃癌细胞系MNK45、AGS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blot实验检测ATDC在胃癌细胞系MKN45、AGS及永生化胃黏膜细胞系GES表达差异,利用慢病毒携带的siRNA下调ATDC在MKN45细胞表达水平,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ATDC在人胃癌细胞系MKN45与AGS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永生化胃黏膜细胞GES(均P〈0.05);转染siRNA慢病毒后,与Con—MKN45及MKN45比较,Si—MKN45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下调ATDC表达后MKN45细胞的生长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S期细胞明显减少、增殖指数克隆形成率及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慢病毒携带的siRNA下调ATDC表达后能够抑制胃癌细胞MKN45的生长、增殖与侵袭能力,可为胃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9.
白芍总甙对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白芍具有镇静、解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等药理作用。我科将从白芍中提取的白芍总甙(抗衰Ⅰ号)用于临床,治疗老年常见多发病40例,并设对照组40例,作双盲法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 年龄50~84岁,其中男75例,女5例。入院时主要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52例,肺结核10例,脑血管疾病8例,恶性肿瘤10例。各例常合并一种以上老年常见多发病,如冠心病、颈椎病、前列腺增生症、糖尿病等。治疗组(服抗衰Ⅰ号)与对照组(服安慰剂)在主要疾病、并发症及年龄等方面分布基本类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血清 C反应蛋白( C R P) 在老年呼吸系统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 C R P 水平。结果 治疗前 C R P水平(4522 mg· L- 1 ±3005 mg· L- 1) 明显高于治疗后(765 mg· L- 1 ±324 mg· L- 1 , P< 001) ,且其阳性率(875 % ) 远大于常规指标。结论 血清 C R P 水平是一种反应老年呼吸系统感染的敏感且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