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江西省鹰潭地区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现状,探讨其发生、发羼规律,为有效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方法对鹰潭地区8964名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对伤害发生年龄、性别、种类、原因、场所、伤害后果及时间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男生意外伤害年龄高峰在12岁~组,女生高峰在9岁~组。男生伤害均明显高于女生。伤害种类以跌伤、碰伤与动物咬伤比例高,依次为47.00%、13.83%和13.15%。伤害时间主要是春季和夏季。结论针对伤害的特点,拟定不同时期的综合干预措施,既是一项政府行为,也是全社会和每个公民都需积极参与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产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8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研究组(FDC)和对照组(组合药),并进行临床应用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6.7%、89.1%,停药率为2.2%、9.8%(均P﹤0.05);治疗依从性在药物接受程度、服药感受和方式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前两者P﹤0.01,后者P﹤0.05);痰检转阴率、X线胸片改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均P﹥0.05。药品总用量FDC比组合药在强化期减少42.14%,继续期却增加86.96%。治愈1例病人平均成本FDC比组合药增加99.7%。结论 FDC在治愈率、停药率和治疗依从性以及减少耐药方面比组合药更显优势,可以在国内推广应用,但也需要做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3.
李超    刘俊  陈卫国    余平  施国庆  汪仕文  彭海仁  谢兰兰 《现代预防医学》2015,(20):3792-3793
摘要:目的 查明江西省某小学一起聚集性呕吐事件原因。方法 病例定义:2013年9月13日至18日,在某小学学生中,出现呕吐、头痛、头晕、恶心、腹痛症状之一者。病例搜索采用各班级班主任分别询问的方式开展。原因探查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发病班级集中的三年级一班的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回顾调查学生铁树果进食史及剂量。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18例,全部为学生,病例分布在2个班级,发病班级罹患率为19%(18/97),病例集中在4 h内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78%)、头晕(67%)、恶心(50%)、腹痛(44%)。61%(11/18)的病例乳酸脱氢酶升高,检测值中位数为286 U/L(范围:263~369 U/L);22%(4/18)的病例出现凝血4项异常;17%(3/18)的病例出现白细胞升高,检测值中位数为12×109/L,范围:(11~13)×109/L。食用铁树果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RR=+∞,Fisher确切概率P=0.00008)。结论 本次聚集性呕吐事件为食用铁树果导致的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4.
汪仕文  应潜 《江西医药》2005,40(Z1):759-760
目的为掌握丝虫病流行动态,巩固丝虫病防治成果,总结丝虫病防治经验,我们收集了全市1984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近20年的丝虫病病原学、蚊媒监测资料,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微丝蚴率和蚊媒感染率均为0%。结论鹰潭市已消灭传染源,传播途径被完全阻断,达到了卫生部颁发的《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5.
汪仕文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6):1093-1095
[目的]了解鹰潭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鹰潭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力情况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鹰潭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为0.33人/万;学历中专及以下学历占62.71%;职称以初、中级为主,无职称比例大,其中初级占42.86%,中级占25.51%,无职称占24.49%;专业构成以预防医学占39.79%;年龄以36~45岁为主.[结论]鹰潭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普遍存在人员配置较少,尤其是月湖区无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年龄构成相对合理.建议今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按照有关的要求配置足够的人员,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严格人员准入制度,以人事体制改革为契机引进高层次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全市公众结核病防治5条核心信息知晓率水平,为今后制订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系统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3个县(市)9个乡镇/街道的4723名城乡居民,采取入户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5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8.3%,12岁~年龄组、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家政、家务及待业的知晓率偏低;调查对象中5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7.1%,"免费政策"的知晓率最低,为51.0%,通过别人了解核心信息的占53.3%,乐于通过电视了解信息的占40.7%。结论动员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重点突出、效果明显的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活动,并及时对宣传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1984年,鹰潭市3个县(区)均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后,进入了后期的监测和管理阶段。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开展纵向、横向病原学、蚊媒监测以及晚丝病人的调查和管理工作,以实现消灭丝虫病的目标。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鹰潭市区中学生常见病患病程度、规律及特点,为有效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3所不同等级市直属中学共7 239名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及跟踪监测.结果 视力低下患病率为61.42%,居学生常见病首位,且随学生年级和学段增高而上升;龋齿患病率为4.34%,其规律及特点正好与视力低下情况相反;沙眼患病率为13.58%,初一年级、市重点中学比其他年级和普通中学要高.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视力低下是该市区中学生常见病的防治重点,主要应抓好省市级重点中学及高年级阶段的防治工作;龋齿和沙眼均应主要抓好初一及初中阶段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鹰潭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鹰潭市2009-2015手足口病疫情数据,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鹰潭市7年来共报告手足口病10 579例,年发病率132.93/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分布,2009-2011年呈夏季发病高峰,2012-2015年出现夏冬季双高峰;年发病始终以月湖区最高,各县区发病呈偶数年升高现象.男性发病率较高,性别比1.86:1;发病年龄主要在0~4岁(90.2%),以托幼和散居儿童为主;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性为主.病原学监测显示其他肠道病毒占比呈上升趋势.结论 鹰潭市手足口病呈高发态势,应扩大病毒检测类型,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控制手足口病流行.  相似文献   
10.
从"非典"危机看我国疾病模式和公共卫生体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3年春季暴发的“非典” ,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今世界疾病模式的新变化和我国现行公共卫生体制的一些弊端 ,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认真的思考 ,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 ,采取有力措施 ,针对新的疾病模式 ,建立一支反应迅速、运转协调、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公共卫生队伍 ,促使公共卫生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疾病模式“非典”的出现使我们对疾病模式有了新的认识。( 1 )交通迅速发展、人口流动加剧、贸易往来频繁 ,都增加了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危险性 ,已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 ,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