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对16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烟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治疗等。结果 16例患者中,表现为脑出血的6例,表现为脑缺血的10例。12例行头CTA检查,4例行DSA检查,结果均符合烟雾病的血管病变。结论烟雾病病因不明,临床主要表现为脑缺血或脑出血;目前,TCD联合头CTA检查是诊断烟雾病首选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的危险因素和特殊临床表现。方法对98例诊断低血糖症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物是低血糖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表现为急性脑血管病、精神行为异常,临床易误诊。结论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加强对糖尿病人低血糖症防治知识的宣教是关键。低血糖症表现多样,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近年来采用8—甲氧补骨脂素(8—MOP)配合长波紫外线照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病因与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2例经头CT或MRI证实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对于脑分水岭梗死的患者,首先要注重病因治疗,大多数预后较好.结论 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是脑低灌注与微栓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密切相关,通过TCD及头CTA检查,尽早发现严重狭窄的血管,积极处理,以预防脑分水岭梗死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5.
伊丽瑾  汤天龙 《海南医学》2011,22(12):90-91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有体位性头痛表现,脑脊液压力均低于60mmH2O。本组根据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确诊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0例中有3例误诊,误诊率为30%。结论对以头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要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及时完善脑脊液等检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及其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50例作为受试对象,并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A组、B组与C组,均为50例。给予A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治疗,B组患者单用氯吡格雷,C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其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结果 A、B、C三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80.00%与94.00%,C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A组、B组;治疗前,三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A、B、C三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皆明显上升,其中经AA途径诱导的检测中,A组与C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明显优于B组;经ADP途径诱导的检测中,B、C两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明显优于A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用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均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然而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于提升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的15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以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为主的中脑受损表现,同时还有意识障碍,枕叶,颞叶,丘脑,小脑梗死的表现。头MRI检查显示脑内多发部位的梗死灶,头颈CTA检查可发现病变血管。2例溶栓成功,2例死亡。余经治疗好转出院。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头MRI可确诊,早期溶栓效果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