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8年以来,我们利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13例,效果满意. 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18~58岁,平均38岁.电锯伤3例,碾压伤8例,绞伤2例.  相似文献   
2.
封闭负压引流在创伤性足踝皮肤缺损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伤性足踝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创伤性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创面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游离植皮覆盖,平均随访时间9.5个月(6—12个月)。结果28例患者足踝部创面植皮均成活,创面愈合满意,未发生与负压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足踝部功能满意。结论对于少量深部组织外露的创伤性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游离植皮覆盖创面具有安全、稳定、治疗效果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跟骨外侧“L”型切口皮瓣血供与血管链的关系,探寻安全的手术切口。方法解剖5具尸体标本,了解足外侧“L”型切口皮瓣的血管链供应情况。选取跟骨骨折10例,根据尸体解剖的结果,均采用外侧扩大“L”型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病例,观察病人的切口皮肤愈合状况。结果腓动脉和胫前动脉在足外侧形成的血管链是“L”型切口皮瓣的主要血供来源。10例扩大“L”型切口皮瓣均成活良好,无伤口坏死、感染。结论保护足外侧血管链可以避免对“L”型切口皮瓣血供的破坏,可以减少跟骨骨折外侧“L”型切口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修复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的治疗经验.方法 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20例,经全身支持治疗并通过多次清创负压引流后,分别采用腓肠肌肌皮瓣、带腓动脉的小腿外侧岛状皮瓣、腓肠肌肌瓣加植皮、带部分腹直肌的胸脐游离皮瓣、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带阔筋膜张肌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臀大肌肌皮瓣、股后筋膜皮瓣、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局部皮瓣等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5.0 cm×12.0 cm,最小3.0 cm×3.2 cm.结果 20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有效修复,平均住院时间23 d,术后经3~8个月随访,创面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量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后腕关节影像学测量数据,分析其对最终的再移位有无预测作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对212例成人桡骨远端骨折经保守治疗患者回顾性研究,筛选后107例患者因影像学资料不全被排除,剩余105例患者均具备完整影像学资料,其中男56例,女49例;年龄22~80岁,平均51岁。参照AO分型:A2、C1型63例,A3、C2、C3型42例。105例接受手法闭合复位前臂石膏托固定腕关节4~6周。随访3~6个月复查X线片(平均随访4.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复位前后和骨折愈合后分别拍摄腕关节标准正侧位片,对其背侧成角、尺偏角进行准确测量。测量所得数据用线性回归函数进行分析,了解影像学测量数据对再移位有无预测作用。结果:在105例患者中,复位后的尺偏角和骨愈合后的尺偏角,复位后的背侧成角和骨愈合后的背侧成角之间都具有预测价值的相关性(r=0.82,r=0.85),复位后的背侧成角和尺偏角对于骨折愈合后的再移位具有预测价值。结论:再移位的背侧成角和尺偏角可以通过回归函数方程被预测,通过计算如果骨愈合时的背侧成角和尺偏角再移位可能性大,未达到复位标准时,患者需再次复位或改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小儿末节压砸断指的临床特点及其血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儿末节压砸断指的临床特点、血管处理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对28例38指11个月至11.5岁的小儿患者,按照Ishikawa末节断指分区的血管特点,在放大12~15倍手术显微镜视下进行断指再植术.结果 38指断指再植存活35指,坏死3指;成活率为92.1%.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除3指Ⅳ区断指因骨骺组织碾压伤、发育稍侧偏畸形外,其余患儿再植指指甲、指腹外形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8指,良14指,差3指;优良率达91.4%.结论 小儿末节断指常为钝性损伤所致,压砸性断指多见,但只要熟练掌握小儿末节断指不同区域的血管特点,细心地清创和精确地吻合血管,仍可获得理想的成功率,小儿末节压砸断指应争取再植.  相似文献   
7.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学科,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而医学生毕业从事临床工作后,很少再有机会回到解剖室,没有条件带着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再次学习解剖。在教学医院内建设临床解剖实验室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解剖研究的场所和条件,也能促进临床手术技术和诊疗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医学继续教育是对医务人员工作后专业知识扩展、更新的终身教育.20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建立了规范的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和法规.我国医学继续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完善,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医学继续教育的形式也更加形式多样,内容多彩.尤其是修复重建外科专业,作为操作性、技术性极强的医学专科,更需要高效、实用、便捷的继续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修复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的治疗经验.方法 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20例,经全身支持治疗并通过多次清创负压引流后,分别采用腓肠肌肌皮瓣、带腓动脉的小腿外侧岛状皮瓣、腓肠肌肌瓣加植皮、带部分腹直肌的胸脐游离皮瓣、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带阔筋膜张肌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臀大肌肌皮瓣、股后筋膜皮瓣、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局部皮瓣等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5.0 cm×12.0 cm,最小3.0 cm×3.2 cm.结果 20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有效修复,平均住院时间23 d,术后经3~8个月随访,创面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脱套伤的损伤特点及再植方法。方法:2004年至2009年,对18例19指末节脱套伤患者进行吻合血管再植术,男14例,女4例;年龄18~51岁,平均31岁。根据术中指动脉与撕脱皮肤撕脱平面不同分为3型,其中Ⅰ型6指,Ⅱ型10指,Ⅲ型3指。3例4指血管损伤严重终止再植,15例15指采用显微吻合血管方法再植。结果:15例完成手术者中,13例13指成活,2例2指术后坏死。13例成活指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伤指外形及指甲生长外观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9例,良3例,差1例。结论:末节脱套伤再植效果好,应尽量争取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