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肛垫悬吊钳在环状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痔的肛垫下移和静脉曲张学说,参考PPH吻合器的操作原理,用作者研制的肛垫悬吊钳通过悬吊肛垫切除痔疮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病例为观察组,传统的外剥内扎治疗的病例为对照组。观察两个组的术后创口疼痛、尿潴留、创口水肿、肛门坠胀、创口愈合时间和随访(痔疮突出或脱出、便血)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创口疼痛、创口水肿和创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肛垫悬吊钳在环状混合痔治疗中能使肛垫及肛管黏膜上移,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及结构,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创口愈合时间,操作简单、反复使用、疗效确切、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聚桂醇内痔注射与外痔外剥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60例Ⅱ°~Ⅲ°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观察组采用聚桂醇内痔注射加外痔外剥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排尿,肛缘水肿情况及肛门近期精细排便功能。结果 观察组在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排尿困难,减轻术后疼痛及肛缘水肿,以及对肛门近期精细排便功能影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愈率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聚桂醇内痔注射与外痔外剥术治疗Ⅱ°~Ⅲ°混合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卒中出院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7例脑卒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常规家庭照顾,观察组给与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例的生活质量及综合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在患者生活质量及综合疗效中的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干预能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帮助病人早期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北京延庆栽培黄芩与道地黄芩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测定黄芩素,HPLC法测定黄芩苷。色谱柱:Zirchrom Kromasil C8色谱柱(5μm,20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 nm;柱温:室温。结果:2年和3年生黄芩供试品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但2年生药材黄芩素含量较低。而野生道地黄芩的黄芩苷含量为129 mg/g,2年和3年生黄芩分别为116 mg/g、121 mg/g。加样回收率为98.43%,RSD%=0.23%。结论:不同产地黄芩的黄芩苷含量有一定区别,而3年生黄芩的黄芩苷及黄芩素比两年生的含量高。  相似文献   
5.
近10~20年来,通过不断探索,人们对痔有了新的认识。1975年Thomson根据其研究结果首次提出肛垫学说。它是由黏膜下层的血管平滑肌和弹力纤维组成,其功能是协同肛门括约肌保证肛管的正常闭合,精细地辨别气、水及粪便。1994年,Lord等进一步提出内痔发生的肛垫下移学说,即由于固定肛垫的悬韧带Treitz和Park韧带退化、肥厚、损伤或断裂,导致肛垫的脱垂。现代外科学认为肛垫是指直肠下端的唇状肉赘,位于自齿状线上1.5cm的直肠柱区的一环形海绵状组织带,是诱发排便感觉中心。对肛垫的全新认识直接导致痔概念的改变,即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  相似文献   
6.
醋酸氯己定痔疮栓用于肛管内尖锐湿疣术后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因其发生率极高,目前在我国发病率已占性传播疾病(STD)第二位。最近几年来,随着同性恋的隐蔽走向公开,门诊中接诊的肛管内CA患者比较2002年前总共5例明显增多,2002年后的3a来已接诊了13例。发现肛管CA术后应用醋酸氯已定痔疮栓(CAS)的治疗后,大大降低了其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北京某医院近5年收治的儿童青少年患者疾病谱的分布以及临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 对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青少年患者出院时的诊断分类及出院当日药物治疗的种类、剂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共纳入1632例患者,调查结果显示,前5位的疾病种类依次为抑郁障碍718例(43.96%)、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障碍292例(17.89%)、双相情感障碍259例(15.87%)、通常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障碍147例(9.01%)、强迫障碍91例(5.58%)。(2)所有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精神类药物使用频率前5位依次为舍曲林642例、劳拉西泮613例、阿立哌唑525例、喹硫平462例、丙戊酸盐368例。(3)单一药物治疗患者204例,联合药物治疗患者1428(87.5%)例,以联合使用2种药物(600/36.76%)和3种药物(586/35.90%)治疗为主。结论 该院住院的儿童青少年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为儿少患者精神障碍的主要治疗药物,治疗方案以联合药物治疗为主,反映了儿少患者精神药物联合治疗互补增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肛周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淋巴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属于先天性,由异常增生的淋巴管组成,为淋巴管的畸形或发育异常。现将1例肛周淋巴管瘤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10年前发现肛周肿物,后逐渐增多、增大,无疼痛、流水和便血。1年前疑诊尖锐湿疣切除并活检,病理报告:肛周淋巴管瘤。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肛周情况:肛左前皮肤见簇集性疣状物,肛左、肛左后见皮肤不规则隆起,质软,界不清,无渗液。于腰俞穴局麻下行肿瘤切除术,创缘用电刀烧灼,切口开放,坐浴换药。术后病理报告:皮肤真皮层可见多数明显囊性扩张淋巴管,管腔内有均质、红…  相似文献   
9.
孕妇肛肠疾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肛肠疾病的患病情况,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445例孕妇的肛肠疾病进行了调查。结果:孕妇肛肠疾病患病率为68.76%,其中痔为86.27%,孕妇年龄、孕次和流产次数与患病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孕期与患病率无差异。结论:要做好孕妇肛肠疾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40岁,因“大便时肛门疼痛出血3周”于2000年2月15日就诊。来医院后体检:一般情况良好,T:36.8℃,P:82次/min,R:19次/min,Bp:120/76mmHg(16/10.1kPa);肛检:肛门镜下见肛管直肠柱位置布满环形串珠状肛乳头瘤样增生物,均成半花生米样附着,广基、质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