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4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咳喘平口服液系根据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名老中医的经验方生产加工制成,处方中含有麻黄、半夏、鱼腥草、白果、地龙等多味中药,临床治疗小儿热哮证疗效确切。麻黄系方中君药,测定其有效成分麻黄碱的含量对咳喘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文献报道的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有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相似文献   
2.
升葛颗粒剂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升葛颗粒剂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在C18柱上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葛根素在0.099~0.495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9791435.21X-4986.58.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4%,RSD=1.56%(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本品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护肝拔毒软膏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辉  毛春芹  狄留庆 《中成药》2003,25(11):882-884
目的:建立护肝拔毒软膏(苦参、鲜青蒿、黄芪、赤芍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TLC法鉴别制剂中的苦参、青蒿、黄芪、赤芍,用TLCS法测定制剂中苦参碱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苦参碱平均回收率为97.11%,RSD为2.50%。结论:所建方法为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主观评价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优选黑顺片炮制工艺,探究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外观性状、水溶性浸出物、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单因素考察结果,以煮制时间、水漂次数、蒸制时间、干燥温度为主要因素建立正交实验,通过AHP-熵权法优选黑顺片最佳炮制工艺参数。采用HPLC法对各炮制环节的附子进行含量测定,分析比较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 在质量分数20%以上的胆巴溶液中浸泡能达到防腐的目的,且浸泡20d以上附子的质量相对稳定。黑顺片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煮制时间8min,水漂次数4次,蒸制时间3h,干燥温度60℃;炮制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总量逐渐降低,泡胆和漂洗过程单酯型生物碱含量降低,煮制和蒸制过程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升高。结论 实验优化所得的黑顺片炮制工艺合理、稳定、可行,炮制过程中各环节对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为进一步探讨黑顺片的现代炮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传统煎药工艺建立不同产地黄芪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黄芪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15批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5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990,说明各产地黄芪药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批样品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采用3个主成分对黄芪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甘肃民乐县所产批号为HQ-18001(S1)、HQ-18002(S2)和甘肃岷县所产批号为HQ-18007(S7)、HQ-18006(S6)的黄芪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4名。结论建立基于传统煎药工艺的黄芪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建立苦牛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苦牛止咳口服液中的主要药味牛蒡子、前胡、桔梗、陈皮、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苦牛止咳口服液中主要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牛蒡苷的含量。结果:TLC法可对牛蒡子、前胡、桔梗、陈皮、甘草进行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较强;HPLC测定结果显示,苦杏仁苷在25.26~151.6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牛蒡苷在22.98~137.9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6%(RSD=2.81%,n=9)、99.83%(RSD=2.82%,n=9)。结论:本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快速,可作为有效控制苦牛止咳口服液质量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彭梅梅  郭爽  陈琪  王梦  徐祯  钱怡洁  毛靖  许金国  季德  陆兔林  毛春芹 《中草药》2021,52(18):5514-5523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黄连汤HPLC特征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黄连汤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黄连汤基准样品特征图谱的检测方法,匹配共有峰并进行色谱峰归属;基于文献及特征图谱研究筛选黄连汤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黄连汤潜在的Q-Marker。结果黄连汤HPLC特征图谱标定了17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指认出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甘草苷、甘草酸、桂皮醛、6-姜辣素7个色谱峰,18批黄连汤基准样品与其参照图谱(R)的相似度均大于0.95,且17个共有峰均能明确归属到黄连、甘草、干姜、桂枝4味饮片;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甘草苷、甘草酸、桂皮醛、6-姜辣素7个活性成分,PIK3CA、MAPK3、SRC等30个核心靶点,AGE-RAGE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139条关键通路,表明黄连汤主要通过这些成分、靶点、通路治疗胃肠道相关疾病,初步预测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甘草苷、甘草酸、桂皮醛、6-姜辣素为黄连汤潜在的Q-Marker。结论通过特征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黄连汤中的Q-Marker,所建立的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连汤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为全面控制黄连汤的质量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黄连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量值传递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阐明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关键质量属性,为后续复方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制备18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建立HPLC特征图谱,进行特征峰归属及相似度评价;测定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对物质基准进行量值传递分析。结果 18批物质基准的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共确定19个特征峰,分别来自方中当归(峰4、5、19)、桂枝(峰10、11、14)、白芍(峰6、9)、细辛(峰1、3、13、15、18)和炒甘草(峰7、8、12、16、17);各指标成分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分别为芍药苷78.47%~96.01%、甘草苷43.79%~94.62%、阿魏酸81.20%~131.24%、肉桂酸70.03%~106.75%、桂皮醛3.17%~5.50%、甘草酸31.08%~52.43%、细辛脂素9.63%~13.37%。结论 采用特征图谱结合多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进行量值传递研究,该方法科学合理,为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及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取分离并筛选通光藤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成分,并研究其化学结构。方法 系统溶剂法对通光藤药材进行化学部位分离,并利用色谱法对正丁醇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MTT法筛选所得化学成分体外对8种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通光藤正丁醇部位中得到3个化学成分单体分别为:牛奶菜醇(化合物1)、通光藤苷元B(化合物2)、大叶牛奶菜苷丁(化合物3),化合物2对于MGC-803肿瘤细胞抑制作用较强,IC50为80.3μg.mL 1,而化合物3对于ISMMC-7721肿瘤细胞液表现出较强抑制作用,IC50为40.7μg.mL 1。结论 化合物2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到的苷元成分。化合物2、3体外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乌蔹莓软膏原料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和木犀草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采用综合评分法作评价指标,并进行二项式方程拟合,预测最佳工艺。结果:对指标影响最大的是醇倍量,其次为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的为乙醇浓度。最佳醇提工艺条件为:醇倍量12倍;提取时间2.5 h;乙醇浓度70%。3次验证试验的木犀草素平均含量为0.32 mg·g-1;综合得分为0.98,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2%。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的提取干浸膏工艺高效稳定,木犀草素提取率较高,为乌蔹莓软膏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