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脏损伤即脑心综合征时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和心肌酶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入院后12 h内予以血清肌钙蛋白Ⅰ和心肌酶学检测分析.结果 12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肌钙蛋白Ⅰ阳性20例(15.6%),蛛网膜下隙出血组的发生率最高,脑出血组次之.血清心肌酶升高84例(65.6%),意识障碍组与清醒组患者心肌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肌功能损伤主要以血清肌钙蛋白Ⅰ和心肌酶异常升高为主要表现.其异常变化程度与病变性质、严重程度、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有关,是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0例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采用阿司匹林(ASA)0.1gqd口服,血塞通静滴,神经营养剂等。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5000U,脐周皮下注射,q12h,10d后停药。比较两组间疗效的差异,同时监测治疗前、治疗后2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及总有效率(72.5%、92.5%)显著高于对照组(30%、67.5%),(P〈0.01)。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但仍未超过正常范围。结论提示阿司匹林(ASA)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防治TIA发作和脑梗死发生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ASA)。  相似文献   
3.
随着CT/MRI的出现.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的诊断率也在提高.尽管医学科技的发展为治疗ACVD提供了很多更好的措施.但ACVD仍然是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当然,这其中心脏并发症即脑心综合征(brain-heart syndrome.BHS)扮演了重要的角色。BHS的诊断标准为原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在卒中发作时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AMI)的特征性改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出现心脏损伤即脑心综合征时患者心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在入院后12h内实施心电图检查并持续心电监护不少于48h。结果 128例急性脑血管病中共发生脑心综合征90例,其中发生心电图异常80例(62.5%),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的发生率最高,脑出血组次之;意识障碍组与清醒组患者间心电图异常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间心电图异常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后出现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程度与病变性质,严重程度,是否存在意识障碍呈正相关性。可以说心电图变化有利于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该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选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2组均常规脱水降颅压,改善神经细胞代谢,防止并发症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通服4周。观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指数、低切指数、全血还原粘度,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变化及神经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差异均有显著变化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和脑梗死的神经缺损评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改善脑组织缺血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