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制备紫杉醇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重结晶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紫杉醇纳米混悬剂,以纳米粒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紫杉醇纳米混悬剂的影响因素,对制得的纳米混悬剂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及小鼠组织中的紫杉醇浓度。结果 紫杉醇纳米混悬剂粒径为214.4 nm,PI值为0.09,平均Zeta电位为-22.7 mV,体系稳定。紫杉醇纳米混悬剂和紫杉醇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65和3.77 h;AUC分别为5.20和20.34 μg·h·mL-1;MRT分别为3.20和2.75 h;CL分别为2.05和0.56 L·kg-1·h-1。与紫杉醇注射液相比,紫杉醇纳米混悬剂在小鼠肝、脾、脑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显著增加。结论 紫杉醇纳米混悬剂的处方简单,制备工艺稳定,且具有良好的肝、脾靶向性,对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心、肾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原料药粉、微粉化原料药粉的体外溶出特性,研究比较三者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对其体内外相关性作出评价。方法 以紫外分光法测定体外溶出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以Wagner-Nelson法计算体内吸收分数,考察体内吸收与体外溶出的相关性。结果 纳米组AUC0-36h 和Cmax分别为原料组、微粉组的10倍和2倍,纳米混悬剂组体内吸收分数fa与体外溶出速率ft的关系为:fa=4.407 9ft- 303.31,r=0.983 8。结论 与原料和微粉组相比,非诺贝特制成纳米混悬剂后,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均有显著提高,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考察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原料药粉、微粉化原料药粉的体外溶出特性,研究比较三者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对其体内外相关性作出评价。方法 以紫外分光法测定体外溶出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以Wagner-Nelson法计算体内吸收分数,考察体内吸收与体外溶出的相关性。结果 纳米组AUC0-36h 和Cmax分别为原料组、微粉组的10倍和2倍,纳米混悬剂组体内吸收分数fa与体外溶出速率ft的关系为:fa=4.407 9ft- 303.31,r=0.983 8。结论 与原料和微粉组相比,非诺贝特制成纳米混悬剂后,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均有显著提高,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研磨法分别制备兰索拉唑与β-环糊精(β-CD)、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交联聚维酮(PVPP)、聚乙二醇(PEG)6000或壳聚糖(1:1)的共研磨物,测定了原药、物理混合物和共研磨物的溶出度,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鉴别药物在共研磨物中的存在状态.测定了兰索拉唑原药、物理混合物和共研磨物于室温放置6个月后的含量和溶出度,考察共研磨样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兰索拉唑与β-CD、L-HPC、HPMC、PVP和壳聚糖的共研磨物的溶出度较兰索拉唑原药有显著提高,且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预防感染、消炎止痛、制动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比较两组肢体肿胀评分、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及犬体内药动学。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为混合骨架材料制备日服一次的缓释片,测定其体外释放度和Beagle犬口服单剂量缓释片后血浆中药物的浓度,推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自制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左乙拉西坦普通片,上市缓释片和自制缓释片的有关药动学参数如下:t1/2分别为(2.09±0.45),(5.35±0.76),(7.44±1.48)h,T(peak)分别为(1.184±0.38),(3.87±0.37),(4.07±0.56)h,AUC分别为为(175.40±15.47),(240.93±19.73),(251.47±13.22)μg.h.mL-1。结论:自制缓释片具体良好的缓释特性。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非洛贝特纳米混悬剂,以促进药物溶出。方法:以非洛贝特为主药,采用熔融乳化法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混悬剂;选取处方中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188(Poloxamer188)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用量比、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为考察因素,药物粒径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制备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同时考察制剂溶出速率和溶出浓度。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Poloxamer188:PVPK30用量比2:1、均质压力800bar,均质次数为9。所制纳米粒平均粒径为356nm,多分散系数为0.19,平均Zeta电位为-39mV。制剂5min时溶出浓度可达20.10mg·L-1,4h时达25.46mg·L-1,接近完全溶出。结论:将难溶药物非诺贝特制成纳米混悬剂可以显著改善其溶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紫杉醇纳米混悬剂,并表征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重结晶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紫杉醇纳米混悬剂,以纳米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紫杉醇纳米混悬剂的影响因素,并对制得的纳米混悬剂进行表征.结果 紫杉醇纳米混悬剂的粒径为214.4 nm,跨距为0.46,平均Zeta电位为-22.7 mV,体系稳定.结论 制备的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山西省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 032名科技工作者进行评估。结果:山西省科技工作者SCL-90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3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每周运动时间为4~7 h组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相对较低,每周运动时间<1 h组各因子分及总分相对较高(P<0.05);35~49岁组感到工作压力大的比例较高,且感到工作压力大的一组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相对较高(P<0.01)。结论:山西省科技工作者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尚不容乐观,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是否参与运动及工作压力大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