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者女,81岁。因腹泻、心悸、乏力10 d于2011年3月24日10∶00入院。患者10 d前因受凉后出现腹部疼痛、腹泻,每日4~6次,呈稀水样便,无脓血,伴心悸、乏力、恶心、呕吐,无发热。既往患高血压20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6年,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68次/分,呼吸19次/分,  相似文献   
2.
青壮年脑梗塞过去国内报道较少,近10年有关我国青壮年患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探讨其病因及早预防,本文就国内近10年各地陆续报道的青壮年脑梗塞的病因进行综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资料来源本组资料均来自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有关青壮年脑梗塞的报道共12篇。2 一般资料全组935例,男637例,女298例,男:女=2.1:1,占同期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相似文献   
3.
青壮年脑梗塞过去国内报道较少,近10年有关我国青壮年患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探讨其病因及早预防,本文就国内近10年各地陆续报道的青壮年脑梗塞的病因进行综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资料来源本组资料均来自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有关青壮年脑梗塞的报道共12篇。2 一般资料全组935例,男637例,女298例,男:女=2.1:1,占同期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相似文献   
4.
青壮年脑梗塞过去国内报道较少,近10年有关我国青壮年患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探讨其病因及早预防,本文就国内近10年各地陆续报道的青壮年脑梗塞的病因进行综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资料来源本组资料均来自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有关青壮年脑梗塞的报道共12篇。2 一般资料全组935例,男637例,女298例,男:女=2.1:1,占同期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病变程度及部位不同血管性痴呆( VD)发病情况。方法对80例脑卒中史老年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 MMSE)评定,根据是否患有VD分为VD组36例和非VD组44例,经颅脑CT分析脑病变程度和部位不同VD发病情况。结果 VD组中脑卒中史及多发性脑梗死比例均高于非V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脑白质疏松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VD组中额叶、颞叶、基底节脑梗死部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枕叶、顶叶、丘脑部位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及颞叶、额叶、基底节部位病变使VD发病率增加,脑颅CT检测脑病变程度及部位对诊断V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病变性质及部位在脑卒中后抑郁和血管性痴呆(V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4例,经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定,根据是否并发 VD 分为脑卒中并发 VD 组39例和非并发 VD 组45例,经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量表评定分成并发抑郁组56例与非抑郁组28例,通过影像学检查,对脑病变性质及部位与是否并发 VD,是否抑郁以及 VD 与抑郁二者发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并发抑郁组并发 VD 的几率高于非并发抑郁组(P ﹤0.05);抑郁且 VD 组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发病率高于非抑郁且 VD 组(P ﹤0.05),2组脑白质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且 VD 与非抑郁且 VD 组患者在额叶、颞叶、基底节三个病变部位的发病率差异明显(P ﹤0.05)。结论脑卒中抑郁与 VD 发生率较大,而且二者发病与脑卒中病变性质及额叶、颞叶、基底节三个发病部位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青壮年脑梗塞过去国内报道较少,近10年有关我国青壮年患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探讨其病因及早预防,本文就国内近10年各地陆续报道的青壮年脑梗塞的病因进行综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资料来源本组资料均来自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有关青壮年脑梗塞的报道共12篇。2 一般资料全组935例,男637例,女298例,男:女=2.1:1,占同期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相似文献   
8.
青壮年脑梗塞过去国内报道较少,近10年有关我国青壮年患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探讨其病因及早预防,本文就国内近10年各地陆续报道的青壮年脑梗塞的病因进行综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资料来源本组资料均来自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有关青壮年脑梗塞的报道共12篇。2 一般资料全组935例,男637例,女298例,男:女=2.1:1,占同期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生理变化的性质及部位与脑卒中并发抑郁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 MMADD 量表评定,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脑卒中并发抑郁将其分为抑郁组124例和非抑郁76例。经头部 CT 或MRI 分析脑生理变化的性质及不同部位,观察项目包括卒中发生的侧性(左、右、双),卒中性质(梗死、出血、多梗),病灶层次(皮层下、皮层)及病灶的前后,对观察项目予以记录。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的病灶前后有显著差异(P <0.05),卒中侧性、卒中性质及病灶层次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脑卒中并发抑郁的发生与病灶前后有相关性,而与卒中侧性、卒中性质,病灶层次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头部 CT 或 MRI 分析脑生理变化的部位进而指导临床上脑卒中并发抑郁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