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身高165cm,体重63kg,首次人院诊断: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55mm,射血分数(EF)60%。术前各项化验检查基本正常,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瓣膜型号:SJ23AJ.50。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发热及感染征象,于术后14d出院。术后3个月,以发热1周为主诉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不开胸深低温停循环(DHCA)兔模型,研究DHCA对。肾脏的损伤及早期检测指标。方法以体重3.5~4.0kg新西兰大耳兔(雌雄不拘)42只分为两组,每组各21只:两组均于右颈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A组肛温维持在28℃持续体外循环,B组肛温降至16~18℃时停循环,停循环60min后开放循环复温,在30min内复温至肛温35℃,之后维持体外循环30min,两组体外循环时间相同。在术前、术后6h、24h及48h分别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酐(Cr)、p.痕迹蛋白(p.TP)、采集尿样本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值检测。两组分别在术前、术后6h、24h及48h处死动物各4只,留取肾脏组织分别检测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和凋亡指标(TUNEL)染色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改变。结果A组围术期死亡4只,B组围术期死亡5只。(1)血清cr值:A组组内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术后24h与组内及A组间比较明显升高(P〈0.05)。(2)血D.TP及尿NGAL值:A组组内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术后6h、24h、48h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B组在术后24h与组内其它时间点比较明显升高(P〈0.05)。B组术后6h、24h、48h与A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3)。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B组在术后24h与组内及组间比较明显升高(P〈0.05)。(4)HE染色可见B组在术后24h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损伤明显,A组在术后24h。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无明显改变。(5)TUNEL染色阳性率:B组在术后24h与组内及组间比较明显升高(P〈0.05)。(6)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B组在术后24h。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细胞器病理损伤明显,A组肾小管上皮内细胞器病理变化不明显。结论不开胸DHCA兔模型对于研究DHCA造成的器官损伤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且能够长期生存的动物模型。在DHCA手术后24h肾损伤最严重,血D—TP和尿NGAL是DHCA肾损伤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70 mm)患者,因其有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的难点。我们自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诊治54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总结其围术期管理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春  谷天祥  房勤  刘波  毛乃惠  李卓 《山东医药》2011,51(18):42-43
目的 总结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197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采用恰当的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心肌保护采用4:1冷含血停搏液,应用单纯顺灌、顺灌联合逆灌、顺灌联合桥灌、顺逆灌联合桥灌技术.结果 术中转流平稳,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顺利.结论 良好的心肌保护和合理的体外循环灌注是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玉海  谷天祥  师恩祎  王春  刘波  毛乃惠  于鹏 《天津医药》2012,40(12):1260-1261
经右胸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手术因具有不破坏胸骨的稳定性,患者术后恢复快,兼具美容效果的优势,已经为临床广泛接受,也为既往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再次实施二尖瓣手术者提供了新的手术路径及微创方法。我院近2年采用经右胸小切口微创技术完成心脏术后再次或多次二尖瓣置换术1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假性室壁瘤是左心室破裂后被外面的心包粘连包裹而成,可发生破裂,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自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我科采用手术治疗5例假性室壁瘤患者,现总结治疗经验。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5例,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72.2(68~75)岁。出现心绞痛、胸闷、气促4例,有心力衰竭临床表现1例。入院后查平均肌钙蛋白I 11.7(3.5~24.3)n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冠心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行冠脉搭桥术术后疗效。方法对2005-200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诊断恶性肿瘤并行心脏搭桥手术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例术前均诊断为三支严重病变,心功能状态良好。手术均采用不停跳搭桥,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周左右出院。出院后门诊随访,2例于术后进行了肿瘤切除,1例行放化治疗,无死亡病例,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对于心功能良好合并肿瘤的冠心病患者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有助于肿瘤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8.
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商品名爱全乐,Atrovent)是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发生产,是一种具有抗胆碱能(副交感)特性的四价铵化合物,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高的选择性。我们将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心脏电风暴是指24h内反复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成功救治3例心脏电风暴患者,现总结其治疗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组共3例,均为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6~65岁,患高血压病3例,糖尿病2例,心电图提示ST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明显升高,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射血分数(EF) 40%~4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3支血管病变. 1.2治疗方法 患者心肌梗死后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并反复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即所谓心脏电风暴.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反复多次电击除颤,静脉应用艾司洛尔、胺碘酮及利多卡因等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Q-T间期延长者,将胺碘酮减量或停药;血压不稳定者,减小艾司洛尔剂量,不应用肾上腺素,因肾上腺素加快心率,可能诱发心脏电风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