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妇女儿童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送检全部标本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菌株鉴定,K-B纸片扩散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最新折点判读结果。统计学分析用WHONET 5.6版本软件。结果 3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67株。新生儿科检出最多,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76.0%),主要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均<25%。结论该妇女儿童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较好,但连续3年数据仍显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升高,应该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落实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手卫生宣教等,减少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2.
2011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11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以及ATB手工药敏条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CLSI 2011年版标准判定药敏试验结果,并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1 692株细菌中,G+菌占28.0%(473/1 692),G菌占72.0%(1 219/1 692)。分离的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15.1%(22/146)和76.7%(46/60),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屎肠球菌对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5.7%和13.3%,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耐药率分别为82.6%和30.0%,检出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菌株。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占4.0%(6/151),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的耐药率均高于90%。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卡他布兰汉菌产β内酰胺酶的比例分别为58.1%(175/301)、70.0%(21/30)、75.9%(22/29)。肠杆菌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9.9%和74.1%,耐药率最低的分别是3种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和阿米卡星。不发酵糖G杆菌在分离病原菌中所占比例较低,为12.1%(148/1 692),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药敏结果显示,除铜绿假单胞对复方磺胺耐药率为93.5%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耐药率为38.9%外,该两种细菌对所测抗生素敏感性高,均在80%以上,未检出泛耐药细菌。结论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医院细菌耐药性变迁,对指导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体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体及其耐药情况和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导致新生儿肺炎的4种常见病原体(339株)耐药情况以及各病原体组间患儿的临床特征,其中185株分离自支气管分泌物,72株分离自血样本,82株在两种样本中培养同时阳性。结果:本研究发现474例病原体培养阳性新生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9%)、大肠埃希菌(19.2%)、肺炎克雷伯杆菌(19.0%)和阴沟肠杆菌(11.4%)是新生儿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多正常,多在生后24 h后入院,而感染G-杆菌(尤其是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患儿则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且一般于生后24 h内入院。50%以上的G-杆菌对第2到4代头孢菌素耐药。结论:新生儿肺炎病原体以G-杆菌为主,且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发病时间一般较早。引起新生儿肺炎的G-杆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7岁,已婚。患者自述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有异味8 d,于2014年10月31日来院就诊。专科检查:外阴未见异常。阴道:畅通,无充血,白色白带。宫颈光滑,无触血。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质中,无压痛。双附件柔软,无压痛。阴道分泌物经革兰染色后,显微镜检查见假丝酵母菌孢子和芽生孢子,滴虫(-),革兰阴性双球菌(-),线索细胞(-),细菌密集度(-),多样性(+),乳杆菌为优势菌。功能试验:过氧化氢(-),唾液酸酶(-),白细胞酯酶(+)。微生态提示菌群及乳杆菌功能正常,查见假丝酵母菌孢子和芽生孢子,建议真菌培养。患者于同日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鉴定结果为白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混合感染。体外药敏试验:2种真菌对5-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均敏感;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中敏。患者分泌物DNA检查发现患者解脲支原体(M.urealyticum)DNA(+),沙眼衣原体DNA(-),疱疹病毒DNA(-), 淋球菌DNA(-)。该患者被诊断为多种假丝酵母菌混合感染合并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患者进行抗真菌、微生态调节和抗支原体联合治疗。即:(1)5-氟胞嘧啶100 mg/(kg·d)口服,每日4次,连续服用14 d;(2)硝酸咪康唑栓剂(达克宁)200 mg,每晚阴道给药,连续7 d;(3)活乳杆菌制剂(定菌生)0.25 g,每晚阴道给药,连续10 d;(4)阿奇霉素0.5 g/d顿服,连续10 d。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停药8 d,于2014年11月19日复诊,显微镜检假丝酵母菌(-),滴虫(-),革兰阴性双球菌(-),线索细胞(-),细菌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乳杆菌为优势菌。功能试验:过氧化氢(-),唾液酸酶(-),白细胞酯酶(-)。微生态提示菌群及乳杆菌功能正常。患者真菌培养(-)、分泌物DNA检查解脲支原体DNA等均为(-)。查体宫颈光滑,外阴、阴道、宫体及双附件未见异常。患者经巩固治疗好转后,于2014年12月1日、2015年1月31日、2015年4月30日进行了随访,3次真菌培养和解脲支原体DNA均为(-)。随访患者丈夫无症状,无交叉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儿肺炎链球菌(SP)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同时对培养出的SP菌株进行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以帮助临床早期诊断,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4例SP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4例SP脑膜炎患儿中,高热13例(93%),抽搐9例(64%),合并败血症7例(50%)。白细胞计数增高11例(79%),CRP增高10例(71%)。所有患儿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增高,分类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9例(64%)患儿脑脊液蛋白定量结果 1 000 mg/d L。经治疗后10例(71%)患儿痊愈,2例(14%)患儿有后遗症,2例(14%)患儿死亡。SP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磺胺耐药率高,均高于60%,对阿莫西林耐药率较低(7%),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耐药菌株。结论实验室辅助检查指标对于区分SP脑膜炎和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脑膜炎无特异性。SP对儿科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因此对SP的耐药情况应进行检测,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新生儿科血培养标本中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在4年中的变迁,并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儿童医院)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接收的1 881份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的118株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结果加以整理分析.结果 4年来所有新生儿血标本分离出的118株(排除同一病人重复分离菌株)细菌中,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5株、大肠埃希菌23株、肺炎克雷伯菌15株,分别占21.2%、19.5%、12.7%.苯唑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89.1% (49/55),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占47.8% (11/23),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占73.3%(11/1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菌均为0.病原菌种类方面,2009年以来,革兰阳性菌的构成比逐年减低(从78.7%降低至33.3%),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逐年升高(从21.3%升高至66.7%).结论 新生儿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病原菌的构成也在不断变化,主要病原菌的体外药敏结果显示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定期回顾分析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结果有助于临床早期抗感染的经验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调查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8年1月-2014年3月1 835份新生儿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及相关耐药状况。结果 1 835份脑脊液中共检出病原菌21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0株(占47.6%)、革兰氏阴性菌8株(占38.1%)、真菌3株(占14.3%)。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9株(占42.9%)、大肠埃希菌6株(占28.5%)、白色假丝酵母菌2株(占9.5%)。CNS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8.9%、77.8%、77.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美诺环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66.7%,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结论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检出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其次,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占有一定比例,应高度重视,防止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生儿脓毒症的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以便临床诊断和治疗参考。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2013年12月送检的4 111份血标本用Bact Alert 3D120血培养仪进行培养;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结果:在194株病原菌中,细菌18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96株,革兰氏阴性菌90株,真菌8株。万古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很高的抗菌活性;碳青霉烯类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2008~2013年新生儿脓毒症病原菌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脓毒症的首位菌,其耐药性日渐严重,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也呈多重耐药。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生儿科无乳链球菌的分离情况,探讨耐药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培养,对分离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对分离出无乳链球菌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从新生儿科16例患儿的临床标本中离出20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及万古霉素等均敏感,对四环素耐药率90.0%,对克林霉素耐药率70.0%;16例患儿中临床表现肺炎12例(其中早发感染8例),败血症8例,发热5例,颅内感染3例(均为晚发型感染)。结论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早发感染以呼吸道表现为主,晚发感染常合并颅内感染,治疗首选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应加强对孕产妇的无乳链球菌筛查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间诊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10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4例患儿中,新生儿20例,婴幼儿48例,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年长儿)36例。新生儿组中,早产儿比例较高(70%);多患有肺透明膜病(45%)、肺炎(30%)等基础疾病;给予全胃肠外营养的患儿比例较其他两个年龄组高(P<0.01)。新生儿组及婴幼儿组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高于年长儿组(P<0.05)。年长儿组多为血液恶性肿瘤患儿,粒细胞减少及接受化疗的患儿比例较其他两个年龄组高(P<0.05)。感染部位以肺部多见(61.5%),其次为败血症(14.4%)、肠道(12.5%),神经系统感染仅见于年长儿。104例患儿中共分离出105株真菌,包括假丝酵母菌 90株,隐球菌6株和其他真菌9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52/105,49.5%),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也较高(38/105,36.2%)。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及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对三唑类药物敏感性相对较低。结论:侵袭性真菌感染可发生于各年龄儿童,各年龄组间危险因素有异同;假丝酵母菌是其主要病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高,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也占较高比例。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