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能够在体外或体内促进卵巢癌、宫颈癌和恶性胶质细胞瘤等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证明ANG—Ⅱ通过其1型受体(AT1R)发挥促肿瘤生长作用,提示拮抗AT1R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癌途径。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9706细胞强阳性表达AT1R,故我们研究了ANG-Ⅱ及其AT1R拮抗剂替米沙坦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9706的生长、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以探讨替米沙坦是否具有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大鼠高脂饮食性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对其预防和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1/07在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和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进行。取36只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2个系列6组:①预防系列分为10周处死正常组(n=6)、10周处死模型组(n=6)和吡格列酮预防组(n=7)3个组,10周处死正常组给予标准饲料,其他2组给予高脂饮食(标准饲料的基础上加13%的猪油、2%的胆固醇),饲养3周时吡格列酮预防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kg·d)灌胃,其他2组等量蒸馏水灌胃,饲养10周均处死。②治疗系列分为17周处死正常组(n=5)、17周处死模型组(n=5)和吡格列酮治疗组(n=7)3个组,17周处死正常组给予标准饲料,其他2组给予高脂饮食,饲养10周时吡格列酮治疗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20mg/(kg·d)灌胃,其他2组等量蒸馏水灌胃,饲养17周均处死。观测各组动物终末体质量、血清转氨酶、血脂、血糖、胰岛素、肝内脂质含量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3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预防系列组结果:吡格列酮预防组肝指数(肝质量/体质量)、血清和肝脏三酰甘油、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脂变程度均显著低于10周处死模型组(P<0.01或P<0.05),与10周处死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之间血清及肝内胆固醇浓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②治疗系列组结果:吡格列酮治疗组肝指数、血清转氨酶、胰岛素、三酰甘油、肝脏三酰甘油、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脂变程度均明显低于17周处死模型组(P<0.01或0.05),但与17周处死正常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吡格列酮治疗组和17周处死模型组血清及肝内总胆固醇浓度高于17周处死正常组(P<0.01),但前2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吡格列酮通过降脂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具有预防和治疗大鼠高脂饮食性脂肪肝的作用,但早期预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段艳峰 《医药论坛杂志》2011,(5):109-110,115
目的对胰岛素泵与传统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方法对6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组(CSII组)35例和多次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组(MSII组)32例,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每日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比较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MSII组(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少于M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更符合生理状态下的胰岛素分泌,能更快、更有效地降低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同时促进了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对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有长期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慢性且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生命质量下降的常见原因。我科自2003年5月至2003年9月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物(rhEGF,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糖尿病足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大肠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大肠癌将他们分为大肠癌组(38例)与非大肠癌组(148例)。此外,再根据有无转移将38例糖尿病合并大肠癌患者分为转移组(12例)与非转移组(26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等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大肠癌组MAGE,血清CA242、CA19-9、CEA水平显著高于非大肠癌组(P0.05)。②转移组MAGE,血清CA242、CA19-9、CEA水平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MAGE水平与其血清CA242、CA19-9、CEA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76、0.838、0.825,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水平、大肠腺瘤病史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大肠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糖与糖尿病患者大肠癌发病密切相关,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大肠癌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于早餐及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起始量0.4 u/(kg·d),按早3/5、晚2/5分配,以后根据尿糖及血糖调整剂量,维持剂量0.3 u/(kg·d).观察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并给予格列美脲片,起始剂量为1~2 mg/次,1次/d,维持量为1~4 mg/次,1次/d,每日晨口服.2组疗程均为90 d.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每日用量.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8.25±2.80)h,低血糖发生率38%,每日胰岛素用量(24.11士0.30)u;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6.83±3.10)h,低血糖发生率为12%,每日胰岛素用量为(17.24士0.20)u,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2%胰岛素溶液与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安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糖尿病足溃疡住院患者60例,按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联合2%胰岛素溶液与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结果经3周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2%胰岛素溶液与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大鼠高脂饮食性脂肪肝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1、2组给予标准饲料;脂肪肝模型1、2组给予高脂饮食;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高脂饮食喂养3周、10周时加用二甲双胍100mg/(kg·d)灌胃7周。相对应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期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分别在10周、17周后分批处死动物。结果预防组体重、肝指数、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TC)、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肝脂变程度均显著低于模型1组(P〈0.05),与正常对照1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体重、肝指数、血清转氨酶、胰岛素、TG、肝脏TG、HOMA-IR和肝脂变程度均明显低于模型2组(P〈0.05),但仍与正常对照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通过降脂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具有预防和治疗大鼠高脂饮食性脂肪肝的作用,但早期预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10.
20 0 2~ 2 0 0 3年 ,我院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弥可保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3 6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64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 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 5 5 .5± 5 .2 )岁 ,糖尿病病史( 5 .5± 4.2 )年 ,周围神经病变病程 ( 3 .6± 2 .5 )年。对照组 2 8例 ,共临床与治疗组有可比性。1 2 方法 :两组均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保持全天血糖在正常水平。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灯盏细辛注射液 3 0ml ,加入生理盐水 2 5 0ml中 ,静脉点滴 ,每日 1次 ;弥可保针 5 0 0ug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