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组与不伴心律失常组无差异(P均>0.05)。  相似文献   
2.
许飞  吴熙  邹峥  段君凯  张玉兰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10-2010
患儿,男,3岁9个月,因反复发作性晕厥、抽搐1年余,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抗癫痫治疗无效转入我院。患儿晕厥,抽搐发作无明显诱因,发作时表现为神志不清,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抖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每日发作3~10次,不发作期间患儿精神、活动正常。其家族中?..  相似文献   
3.
心肝宝胶囊治疗小儿心律失常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于1991年1~12月采用河北省保定制药厂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菌丝制剂——心肝宝胶囊治疗各类小儿心律失常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Ikaros 是造血细胞分化和免疫系统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并且作为肿瘤抑制因子,Ikaros异常会阻滞 T、B 细胞的发育或导致肿瘤形成。在白血病患者中,Ikaros 发生突变导致患者治疗反应下降及长期生存率降低。Ikaros 在白血病发生和预后中的机制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风湿热是一种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当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时诊断并不困难 ,而我科收治 2例以急性阑尾炎为首发表现 ,属少见 ,现报道如下。例 1:男性 ,10岁。因发热、腹痛 2d入外院治疗。发热体温高达 39 5℃ ,有畏寒 ,呕吐 ,右下腹疼痛 ,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明显 ,心肺体检无异常。血常规 :白细胞 18 0×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80、淋巴细胞 0 2 0。在外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急诊手术 ,术中阑尾外观灰红 ,轻微肿胀 ,无化脓。病理检查报告 :单纯性阑尾炎。切除阑尾后并抗感染治疗 3d ,发热仍不退 ,并出现轻度贫…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人机对话的考试形式对临床医护人员()基础理论考核,调动临床医护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方法:通过使用人机对话的考试形式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三基”理论培()及考核.结果:发挥了潜能,提高了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结论:人机对话考试相对于传统的纸笔考试具有保密性、经济性、公平公正、科学性优势,也是国内外医学考试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1,6-二磷酸果糖(FDP)在减少细胞因子释放中的作用.方法 将63例先心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在CPB前一次性在预充液中加入FDP 200 mg·kg-1;对照组33例,预充液中不加FDP.2组分别于术前,CPB后3、48 h采集静脉血3 mL,采用ELESIA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术前及CPB后48 h TNF-α、IL-6、IL-8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3 h对照组的TNF-α、IL-6及IL-8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CPB后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8明显升高,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在预充液中加入FDP后,可以明显减少TNF-α、IL-6及IL-8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涂洪强  陈苏江  张盛  明腾  段君凯  邹勇 《江西医药》2021,56(11):1917-1919,1954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经验、与传统体外循环手术优缺点.方法 选取本院600例心脏彩超确诊为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为经胸心脏彩超示缺损直径不大于10mm.所有患者不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肺动脉高压、急性感染或其他脏器病变.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两组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手术,观察组经胸部小切口,在经食管超声的引导下送入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对照组常规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切开心脏行直视下修补室间隔缺损.记录并比较二组患儿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注红细胞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全部得到有效治疗,均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无差异;观察组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用血明显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封堵成功284例,术中13例因导丝通过困难、残余分流较大、位置欠佳、瓣膜返流等中转体外循环;术后3例转体外循环,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周后行封堵器取出+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术后1d发现封堵器移位,导致残余分流明显,手术取出封堵器+室间隔缺损修补;对照组无二次手术.随访6月~5年,两组均无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溶血、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节约血源,但须严格把握其适应症,出现封堵器移位,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尽早处理,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小儿血性心包积液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血性心包积液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3例小儿血性心包积液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血性心包炎患儿中化脓性血性心包积液26例,结核性血性心包积液11例,心脏创伤性综合征4例,肿瘤性心包炎2例。化脓性心包积液可使用抗生素及心包穿刺抽液等方法治愈,但要注意转外科治疗的指征;结核性心包积液可使用抗结核药物、皮质激素、利尿剂及心包穿刺抽液治愈;心脏创伤性心包积液可通过心包穿刺抽液治愈;肿瘤性心包积液可通过心包穿刺抽液短暂缓解心包填塞症状。结论:对大多数小儿血性心包积液可经内科疗法治愈。心包穿刺抽液不仅可明确诊断,而且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