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
几种无机抗酸剂体外抗酸性能的测试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几种无机抗酸剂的体外抗酸性能。方法:采用动态制酸力实验—Rossett-Rice法。结果:得到了抗酸剂的pH-时间变化曲线。中国产和德国产的铝碳酸镁片、镁加铝混悬液、镁加铝片及铝镁加混悬液均起效迅速(2min左右),作用持久,超过1h。复方氢氧化铝片虽起效较慢(11min),但作用持久。复方铝酸铋片虽然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但是pH值超过5。甘羟铝片、磷酸铝凝胶没能使pH值升至3。结论:大部分抗酸剂符合理想抗酸剂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宣肺透解剂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呼吸器官炎症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 1)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灌胃体积分数5%吐温80)、病毒感染组(灌胃5%吐温80)、病毒唑组(腹腔注射病毒唑0.08 g.k-g 1.d-1)、宣肺透解剂A、B、C组(分别灌胃宣肺透解剂0.59 g.k-g 1.-d 1、1.19 g.k-g 1.-d 1及感染前2.38 g.k-g 1.-d 1,感染后改用0.59 g.kg-1.d-1),观察14 d内小鼠的死亡率;感染后5 d肺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炎症病变;用生物活性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IL 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测定血清IL 10。结果:与病毒唑治疗组比较,不同剂量宣肺透解剂均可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减轻感染小鼠呼吸器官炎症病变,降低血清IL 1、TNFα的活性水平,提高血清IL 10的含量,以C组效果最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宣肺透解剂调节体内炎症因子及抗炎因子的平衡从而减轻呼吸器官的炎症反应是其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宣肺透解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病毒滴度及辅助性T细胞1型(Th1)细胞因子的作用,研究其抗病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用微量血凝实验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病毒滴度,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的活性水平.结果宣肺透解剂可降低感染小鼠肺组织病毒滴度,同时提高血清中IL-2、IFN-γ的活性水平.结论宣肺透解剂可能通过调节Th1型细胞因子的活性而增强细胞毒T细胞(CTL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山楂叶药材的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评价其质量并筛选差异标志物。方法 收集产自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葫芦岛市、山西省运城市、山东省临沂市的78批山楂叶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绘制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 19.0、MetaboAnalyst 5.0工具、SIMCA 14.1软件等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且误差线不超过原点为标准筛选影响山楂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采用同一HPLC法结合一测多评(QAMS)法,以牡荆素鼠李糖苷为内参物,测定78批山楂叶药材中绿原酸、牡荆素葡萄糖苷、金丝桃苷和异槲皮素的含量,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个产地的78批山楂叶药材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被标定,有5种成分[绿原酸(峰1)、牡荆素葡萄糖苷(峰3)、牡荆素鼠李糖苷(峰4)、金丝桃苷(峰7)和异槲皮素(峰8)]被指认,相似度为0.871~0.998。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葫芦岛市、山西省运...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证氢氧化铝镁共干凝胶的组成。方法采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手段。结果氢氧化铝镁中Al含量的质量分数为13.9%(相当于5.15 mol.kg-1),Mg含量的质量分数为15.1%(相当于6.21 mol.kg-1),C含量的质量分数为2.627%(相当于CO32-2.19 mol.kg-1);Al与Mg质量比约为1.2∶1;Al与CO32-质量比约为0.43∶1,与铝碳酸镁中Al和CO32-之比接近;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氢氧化铝镁与铝碳酸镁的组成基本一致。结论氢氧化铝镁中Al与Mg之比值约为1.2,由Al与Mg比值可知氢氧化铝镁不是铝碳酸镁或镁加铝的混合物,也不是镁加铝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而应是铝碳酸镁与氢氧化铝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8.
介绍几种目前可用于中药半固体物料混合的设备,并分析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设备性能等。重点阐述一种高效潮料搅拌混合机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在麝香保心丸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中药制药过程半固体物料混合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