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肠道支架植入术后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不能手术切除且伴肠梗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79例,根据其后续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肠道支架植入术,解除肠梗阻后,治疗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两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肠道支架解除肠梗阻,并完成化疗计划。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15% vs 30.00%,χ2=2.921,P=0.087);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23% vs 50.00%,χ2=3.978,P=0.046)。两组患者化疗及肠道支架植入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P>0.05)。治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3个月(16个月 vs 13个月,P<0.05),中位总生存期延长6个月(25个月 vs 19个月,P<0.05)。结论  肠道支架植入术可有效解除结肠癌患者肠梗阻,后续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的疗效优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正癌症是现今中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长期、不可逆转的、化疗相关的肝毒性在许多药物治疗后被报道,主要表现为AST、ALT及TBil水平显著上升[1]。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治疗化疗后肝损伤的常用药物,近年来异甘草酸镁(MGIG)作为新的治疗化疗后肝损伤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比较GSH与MGIG对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73 例年龄≥70岁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岁以上的新发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占同期住院结直肠癌患者的29.4%(273/927),伴随有基础疾病者205例(75.1%),癌胚抗原(CEA)异常92例(33.7%),D-二聚体异常129例(47.3%),血小板增高89例(32.6%)。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居多,116例(42.5%);病理分期以Ⅲ、Ⅳ期为主,Ⅲ期109例(39.9%),Ⅳ期130例(47.6%);远处转移中单发转移78例(60.0%),多发转移52例(40.0%);肝转移92例(70.8%),肝外转移38例(29.2%)。接受手术治疗190例(69.6%),接受化疗171例(62.6%),接受放疗85例(31.1%),仅行姑息支持治疗68例(24.9%)。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0个月,1年生存率为85.7%(234/273),3年生存率为60.8%(166/273),5年生存率为30.8%(84/273)。69例(36.5%)死于肿瘤进展,98例(51.9%)死于其他基础疾病。[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尤其70岁以上患者,伴随的基础疾病、合并症增多,对于这部分患者既要进行个体化抗肿瘤治疗,又要兼顾伴随疾病的管理。规范化个体化治疗能使患者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诊治CR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经病理诊断确诊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0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MTHFR 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检测,观察不同基因型之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差异。结果 MTHFR C677T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40%、14%,TT基因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有效率高于CC与CT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A1298C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34%、6%,CC基因型腹泻发生率高于AA与AC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A1298 C中各基因型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HFR C677T与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CRC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但MTHFR A1298C与药物治疗有效率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腹腔灌注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将76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6配合热灌注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热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34.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灌注,患者耐受好。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加强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抗肿瘤效应,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胆囊癌因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提高,积极开展了胆囊癌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其预后已有所改善.尽管有报道认为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后,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甚至有日本学者报道达36%[1],但多数学者认为5年生存率仍在10%左右[2].我院自2002年11月~ 2006年11月间收治46例晚期胆囊癌患者,其中26例行手术治疗,20例行介入栓塞化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客观疗效及1~3年生存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腹腔灌注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将76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6配合热灌注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热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34.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灌注,患者耐受好。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加强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抗肿瘤效应,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斑蝥素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原发性中晚期肝癌应用介人化疗栓塞加斑蝥素灌注,手术后静脉联合应用斑蝥素治疗以及单纯介人化疗栓塞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82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介人化疗栓塞加斑蝥素灌注联合治疗(治疗组)以及单纯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3年,比较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5.6%(CR+PR+SD),中位生存期13.1个月,18个月生存率41.5%,24个月生存率为29.3%.对照组总有效率48.7%,中位生存期8.8个月,18个月生存率24.4%,24个月生存率为17.7%.治疗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斑蝥素联合介人治疗中晚期肝癌,对肝脏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门静脉瘤栓有协同治疗作用,同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近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数字减影(DSA)透视下,经过鼻腔将胃管、空肠营养管联合置入及其临床应用的范围和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8月23日-2009年10月22日期间35例需要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在DSA透视下经鼻腔将胃管以及预先套入的空肠营养管联合置入,置管成功后分别造影,显示胃管位于胃内,而空肠营养管末端位于空肠内。结果35例患者成功置管。置管时间为4.9~18.6min,平均10.8min。置管中及置管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置管后营养管在位良好,喂养过程顺利。结论DSA透视下经鼻胃管、空肠营养管联合置入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同时解决了胃液引流问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