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猝死是心脏病死亡率中最常见的病因。心脏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死亡,表现为突然发病、迅速进展,多在起病1 h内死亡〔1〕。本研究对我院诊治的冠心病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旨在分析冠心病人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冠心病猝死发生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生物传感器的动力学 为了了解生物传感器中发生的反应,我们以葡萄糖或血糖传感器为例,一种特殊的葡萄糖传感器是以固定的葡萄糖氧化酶为基础。当葡萄糖和氧存在时,这种氧化酶就会产生葡萄糖酸、过氧化氢和羟基离子。这一反应可涉及几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可以氧传感器测量氧浓度的变化,不管是参加反应的游离氧(荧光氧猝灭传感器)还是生成的过氧化氢(Clark银/铂电极),也可用pH传感器来监测羟基离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下肢浅静脉曲张及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栓塞等在我国发病率较高,顺行性肢静脉造影术可以对上述疾病作出明确诊断。1983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对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分析和造影技术作了具体介绍,我院放射科2009年3月~2010年8月共做下肢静脉造影检查50例59个肢体部位,并对造影方法作了部分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体针、腹针、皮内针、火罐、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进行治疗并做好各项护理配合。结果:痊愈105例,好转8例,无效7例,有效率94.2%。结论:中医特色疗法配合临床护理、情志护理、康复护理等可加快患者康复,增强病人保守治疗疾病的信心,对治疗疾病及防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浴足、耳穴贴压治疗失眠80例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疗法浴足、耳穴贴压对失眠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不同证型的药末放入浴足盆中(木盆、电子按摩盆)浸泡双足加上耳穴贴压治疗失眠,并予以相应的护理。结果80例中,治愈6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中药浴足加耳穴压贴治疗失眠,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病人容易接受,无任何毒副作用,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妊高症孕妇98例,将其按照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分成α1-M、MA、Tf均正常者划分到A组、仅MA、Tf增高者划分在B组(肾小球型),α1-M、MA、Tf均增高者划分在C组(混合型),另抽取同期健康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各组研究对象展开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妊高症各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C组血浆黏度较其他各组低(P0.05)。妊高症患者的闹微量蛋白同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对两者进行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率和鉴别准确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放射科检查是现代医学诊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放射事业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和提高。CT、DSA、MRI等一代代先进的影像设备不断地引进甚至研制、生产出来,一批批年轻的专业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在防病治病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增加。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安全愈来愈显重要。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放射科专业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围针联合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诊断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围针组、照射组和综合组,每组40例。围针组采用围针治疗,照射组采用偏振光照射治疗,综合组采用围针联合偏振光照射治疗。3组均分别于治疗后1,2和3周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在治疗2周后综合组分别与围针组、照射组比较,疼痛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平均时间及疼痛间歇平均时间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3周后综合组分别与围针组、照射组比较,疼痛平均时间、疼痛间歇平均时间、疼痛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组分别与围针组、照射组在疼痛消除时间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围针联合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与围针治疗及偏振光照射治疗相比,能更快缓解疼痛,且明显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主因右足小趾包块4年,性质待查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min,呼吸:22/min,血压:140/90mmHg。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右足小趾背侧跟部可见一约1×2cm大小包块,皮肤不红,无溃疡,轻度肿胀,局部有明显压痛,右小趾活动受限,血运可。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