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尿激酶(UK)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尿激酶100~150万U静脉滴注,对42例发病在6h以内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I)。另设40例普通病例作对照组。结果溶栓后2hNFDI为20.12±2.65,较溶栓治疗前26.78±3.42明显减少(P〈0.001),治疗后21d溶栓组NFDI为18.2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1d溶栓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3.3%、69%、88.1%,显著高于对照组(15%、32.5%、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溶栓治疗适应症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再狭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本院作冠状动脉复查的22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中随机选取无再狭窄病例45例(无狭窄组),与发生再狭窄的45例患者(再狭窄组)比较术前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血脂情况、是否吸烟)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征(包括病变部位、分型、病变血管支数、病变长度、狭窄程度),分析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吸烟、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病变长度、术前狭窄程度对支架内再狭窄有明显影响,经统计学分析(P<0.05);年龄、血脂水平、病变部位、分型、病变血管支数对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长度及狭窄程度对支架内再狭窄有明显影响;男性、吸烟者、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应尽早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优缺点。方法选择进行CAG和(或)PCI患者115例,按途径分为桡动脉组55例和股动脉组60例。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CAG和PCI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血肿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CAG和(或)PCI,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舒适度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应用法莫替丁、丽珠得乐加中药煎剂。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丽珠得乐、胃乃安并加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抗幽门螺杆菌1周。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记录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有明显疗效。Hp感染根除率效果相近(P〉0.05),治疗组内镜下痊愈率84.21%,对照组61.1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时使用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收集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1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胺碘酮,观察组联合使用贝那普利,将两组疗效、左房内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左房内径而言,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在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结论: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过程中,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并缩小左房内径,作用持久,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欧文森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137-13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心力衰竭的基础治疗,同时积极抢救患者的低钠血症。结果:48例患者中,显效40例,有效4例,无效4例(2例患者合并肺性脑病死亡),总有效率为91.7%。结论:及早发现低钠血症的发生并积极救治低钠血症,可有效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因此,低钠血症在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欧文森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81-81,83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改善老年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稳心颗粒和普罗帕酮治疗4周,观察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改善老年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