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急性心肌梗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的左室前后径和左室长径均较治疗前缩小,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观察组的左室前后径和左室长径较治疗前缩小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及长期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牵正汤联合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3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37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临床西医规范化治疗,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牵正汤14周辅助治疗。实验过程中对比两组客观、主观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H-B评分差异用药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后,结合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主观治疗感受方面,结合组主观症状减轻较对照组早1~3d(P0.05);两组总体有效率(主观不适明显减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对照组发生轻度恶心1例,未予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结论:牵正汤联合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主观不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08年3月期间住院的CHF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都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应用缬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患者的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有效率达55.8%、总有效率达8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LVEF、CO、CI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CHF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08年3月期间住院的CHF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都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应用缬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患者的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有效率达55.8%、总有效率达8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LVEF、CO、CI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CHF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合熄风通络汤加减治疗风火上扰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风火上扰型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天麻钩藤饮合熄风通络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MBI指数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风火上扰型脑梗死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合熄风通络汤加减治疗,能够帮助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4例UAP患者,首先按初始剂量1μg&#183;kg-1&#183;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入。治疗期间若仍有心绞痛发作,则剂量由1μg&#183;kg-1&#183;min-1增加至3μg&#183;kg-1&#183;min-1;最大至5μg&#183;kg-1&#183;min-1,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34例UAP患者开始用药后48h内与用药前48h比较,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平均心绞痛最长持续时间缩短,其中17例患者在用药开始后48h内心绞痛未再发作;治疗后24h和48h心电图缺血性表现明显改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指标降低;出现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低血压,1例头痛和1例胃肠道反应,经处理后均恢复。结论静脉用地尔硫卓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对兔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Ⅰ组:假手术组,Ⅱ组:急性心肌梗死组,Ⅲ组:缺血再灌注组,Ⅳ组:利多卡因组,Ⅴ组:索他洛尔组。Ⅱ、Ⅲ、Ⅳ、Ⅴ组分别结扎程状动脉左室支中点3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观察索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PVC)、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cnardia,VT)、心室颤动(vemricular fibrillation,VF)的发生率和心肌梗死范围的变化。结果,应用利多卡因和索他洛尔后,PVC、VT、VF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利多卡闲和索他洛尔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利多卡因能有效的减少缺血再灌注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但对心肌梗死范围无影响.索他洛尔不仅有效的减少缺血再灌注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而且能显著的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结论索他洛尔能有效的减少缺血再灌注时心律失常的发生,显著的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4例UAP患者,首先按初始剂量1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入。治疗期间若仍有心绞痛发作,则剂量由1μg·kg-1·min-1增加至3μg·kg-1·min-1;最大至5μg·kg-1·min-1,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34例UAP患者开始用药后48h内与用药前48h比较,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平均心绞痛最长持续时间缩短,其中17例患者在用药开始后48h内心绞痛未再发作;治疗后24h和48h心电图缺血性表现明显改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指标降低;出现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低血压,1例头痛和1例胃肠道反应,经处理后均恢复。结论静脉用地尔硫卓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70例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支持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支持疗法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3.5227,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佐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可行性及对血脂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Epley复位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DHI评分及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LDL、ApoA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辅佐治疗BPPV的效果显著,对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