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德桓主任医师,从医30年余,学验俱丰,对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深刻认识和独到经验。现将刘师从痰浊论治中医心病的学术经验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德桓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在中医治疗心病方面有独到之处。其潜心方药,独具匠心,创拟新方,多有发挥,每于临证,常起沉疴顽疾。心病主要是在心脏阴阳气血耗损或肝脾肾功能失调的基础上,为痰浊、血瘀、寒热、风火等外邪所犯而致,刘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尤其强调"痰致瘀"的病因病机及"肝肾"功能的调理,重视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本文就刘师在临床上常用于心病治疗的经验方分别进行浅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郭鹏琪主任自拟经验方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TCD病灶同侧颅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脑梗塞患者216例,辨证均为风痰瘀阻型,按照SPSS 18.0软件生成的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郭鹏琪主任自拟经验方口服。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CD病灶同侧颅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优于对照组的88.89%(P0.05);在改善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TCD病灶同侧颅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郭鹏琪主任自拟经验方能有效提高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塞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血脂清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B组:血脂清组;C组:阿托伐他汀钙片加血脂清组),每组各30例。A组: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qn;B组:血脂清颗粒1包/次,tid;C组: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qn,加血脂清颗粒1包/次,tid。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HOMA-IR水平和血脂参数的变化。结果①治疗8周后,A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由(1.88±0.67)、(5.31±1.15)、(3.97±0.98)mmol/L下降为(1.70±0.55)、(3.26±0.59)、(2.13±0.6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由(1.18±0.28)mmol/L下降为(1.12±0.25)mmol/L;B组TG、TC、LDL-C分别由(1.90±0.65)、(5.29±1.03)、(3.89±1.10)mmol/L下降为(1.42±0.79)、(3.98±0.77)、(2.23±0.79)mmol/L,HDL-C由(1.11±0.26)mmol/L上升为(1.27±0.25)mmol/L;C组TG、TC、LDL-C分别由(1.93±0.54)、(5.33±0.96)、(4.12±0.96)mmol/L下降为(1.47±0.53)、(3.22±0.70)、(2.06±0.68)mmol/L,HDL-C由(1.12±0.25)mmol/L上升为(1.42±0.22)mmol/L。三组T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B组及C组TG降低,HDL-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与B组、C组与B组治疗后T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1);HDL-C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0、0.021)。②治疗8周后,A组HOMA-IR、TNF-α、hs-CRP分别由(3.33±0.58)下降至(2.64±0.42),(20.20±3.72)ng/L下降至(18.50±2.68)ng/L,(3.21±0.46)mg/L下降至(2.82±0.36)mg/L;B组分别由(3.19±0.33)下降至(2.97±0.37),(20.17±3.11)ng/L下降至(18.96±2.77)ng/L,(3.15±0.44)mg/L下降至(2.77±0.34)mg/L;C组分别由(3.37±0.51)下降至(2.33±0.41),(19.87±2.63)ng/L下降至(15.94±2.23)ng/L,(3.19±0.51)mg/L下降至(2.11±0.56)mg/L。三组治疗前HOMA-IR及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HOMA-IR及血清hs-CRP下降幅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和A组治疗后血清TNF-α明显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HOMA-IR比较,A组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0、0.002);TNF-α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③治疗期间,A组肝功能轻度升高3例,B组及C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血脂清颗粒能改善高血压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紊乱,安全有效地降低MS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使用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6.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发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我们自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自拟加味芎芍汤治疗该病42例,并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42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血脂清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清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阿托伐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血脂清组予血脂清1包,3次/d;联合治疗组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血脂清1包,3次/d;疗程均为8周。测定3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及IMT的变化,并计算IMT与颈总动脉管腔内径的比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TC、LDL-C、IMT均降低,血脂清组及联合治疗组TG降低,HDL-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之间两两比较,TG、LDL-C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降低,阿托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均优于血脂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阿托伐他汀组与联合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升高,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血脂清组;IMT降低,联合治疗组均优于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阿托伐他汀组与血脂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阿托伐他汀组肝功能轻度升高3例,血脂清组及联合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血脂清可以有效调脂,与西药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疗效更佳,并可以显著降低IMT,是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8.
刘德桓教授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5 a,擅长于运用温病理论和方药治疗心脑血管疚病及疑难重症,临床疗效显著.笔者在跟师学习期间受益良多,现将刘老师运用温病理论辨治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血脂清颗粒对高血压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ApoB、ApoA1和ApoB/ApoA1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30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立普妥10mg,qd,血脂清组给予血脂清颗粒1包,tid,联合治疗组给予立普妥10mg,qd,加血脂清颗粒1包,tid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ApoB/ApoA1比值及其他血脂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3组ApoB/ApoA1、Apo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组和血脂清颗粒的ApoA1均有逐渐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ApoA1、HDL-C均增高,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清颗粒能改善高血压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紊乱,降低ApoB/ApoA1比值,与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血塞通注射液由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甙(TSPNS)制成的。TSPNS因其有抑制血小板、抗血栓作用及增加冠脉流量,从而增加了心肌细胞的能量来源;另一方面TSPNS通过其直接作用于平滑肌,扩张血管来降低动脉血压及外周阻力,并通过其阻滞心肌细胞慢钙通道对心肌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