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治疗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 ,低分子肝素组4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0 .4ml,每日 2次 ,连用 7d ;普通肝素组 40例 ,皮下注射 75 0 0u ,每日 2次 ,连用 7d。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分子肝素组为 95 % ,普通肝素组为 82 .5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低分子肝素组死亡 1例 ,普通肝素组死亡 2例 ,3例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少于普通肝素组 ,也未见出血副作用 ,并且不需要实验室监测 ,其安全性也优于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肌钙蛋白Ⅰ (CTnⅠ )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取 1999年 7月~2 0 0 0年 12月开封市急救中心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房及开封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房急性胸痛病人 17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测定CTnⅠ、动态观察心电图ST -T变化、临床证实诊断 ,跟踪随访 4周。CTnⅠ检测标准 <0 3ng/ml为 (- ) ,0 3~ 3ng/ml为 (+) ,>3ng/ml(++)。冠状动脉造影影象学分类 :①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 (设为A组 ) ,包括不稳定性斑块 ,狭窄 >70 %偏心性狭窄 ,伴有溃疡或血栓 ,弥漫性长病变 ,急性完全闭塞病变。②冠状动脉稳定病变 (设为B组 ) ,包括狭窄 <70 %向心性狭窄 ,短病变 ,稳定性斑块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结果 :确诊为Q波急性心肌梗死 3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10 4例 ,稳定性心绞痛 38例。冠状动脉造影为不稳定病变 137例 ,稳定病变 4 1例 ;A组CTnI(- )为 3例占 2 19%、(+)为 4 8例 ,占 35 0 6 % ,(++)为 86例、占 6 2 77%。B组CTnI(- )为 38例 ,占 92 6 8% ,(+)为 2例 ,占 4 87,(++)为 1例占 2 4 2 % ,A组 4周内心血管事件 ,顽固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性猝死总发生率分别为CTnI(- ) 0例 ,CTnI(+)为 4例 ,CTnI(++)为 35例。结论 :CTnI检测对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及近期心血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和伊贝沙坦联用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择 63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伊贝沙坦 15 0~ 3 0 0mg/d或伊贝沙坦 15 0~ 3 0 0mg/d加用依那普利 10~20mg/d降压治疗半年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重量 (LVM)、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左心室心肌重量伊贝沙坦组由治疗前 2 3 0 .4± 40 .9g降至 2 0 3 .8± 3 9.2g(P <0 .0 1) ,伊贝沙坦加依那普利组由 2 2 9.8± 3 8.7g降至 196.3± 3 8.5g(P <0 .0 1)。伊贝沙坦加依那普利降低的程度更大。结论 伊贝沙坦联用依那普利后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依钠普利片的疗效是否优于单加依钠普利 ,是否能进一步提高心功能。方法 :将 16 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在用利尿剂、强心剂、ACEI和依那普利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 ,B组采用利尿剂、强心剂、ACEI和依那普利 ,治疗 12周 ,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射血分数明显提高 ,A组由治疗前的 0 35± 0 0 6提高到 0 6 1± 0 12 ,B组由治疗前的 0 2 8± 0 0 4提高到 0 39± 0 0 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A组为 91% ,B组为 81% ,组间比较P <0 .0 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与依钠普利片合用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加依钠普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时域和频域两种方法,时域分析指标有SDNN、SDANN、HRVI;频域分析指标有LF、HF、LF/HF比值。对60例心衰组患者和30例对照组健康人进行HRV对比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HRV降低的程度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心功能愈差,HRV降低的程度愈明显,预后愈远,近期死亡者HRV进一步降低。结论:HRV降低的程度能预测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肌钙蛋白I与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I(CTn I)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1999年7月-2000年12月开封市急救中心,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房及开封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房急性胸痛病人17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测定CTn I、动态观察心电图ST-T变化、临床证实诊断,跟踪随访4周。CTn I检测标准<0.3ng/ml为(-),0.3-3ng/ml为(+),>3ng/ml(++)。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分类:①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设为A组),包括不稳定性斑块,狭窄>70%偏心性狭窄,伴有溃疡或血栓,弥漫性长病变,急性完全闭塞病变。②冠状动脉稳定病变(设为B组),包括狭窄<70%向心性狭窄,短病变,稳定性斑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结果:确诊为Q波急性心肌梗死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04例,稳定性心绞痛38例。冠状动脉造影为不稳定病变137例,稳定病变41例;A组CTnI(-)为3例占2.19%、(+)为48例,占35.06%,(++)为86例、占62.77%。B组CTnI(-)为38例,占92.68%,(+)为2例,占4.87,(++)为1例占2.42%,A组4周内心血管事件,顽固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性猝死总发生率分别为CTnI(-)0例,CTnI( )为4例,CTnI( )为35例。结论:CTnI检测对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及近期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有预测价值,指导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时域和频域两种方法,时域分析指标有SDNN、SDANN、HRVI;频域分析指标有LF、HF、LF/HF比值。对60例心衰组患者和30例对照组健康人进行HRV对比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HRV降低的程度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心功能愈差,HRV降低的程度愈明显,预后愈差,近期死亡者HRV进一步降低。结论:HRV降低的程度能预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巍  何玉娟  楼莉 《西部医学》2004,16(1):47-48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 3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治疗前后行血脂、口服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及动态血压的变化 ,比较前后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伊贝沙坦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糖血浆胰岛素及血脂均较治疗前下降 ,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显著增高。结论 伊贝沙坦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并具有降脂作用 ,不失为防治高血压及并发症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5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伊贝沙坦,每天1次,每次150 mg,连服6周.采用偶测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4%,显效为72%,有效为16%,未达标者8例,收缩压(SBP)从治疗前的(152.4±11.5) mm Hg降至治疗后(130.2±8.2 mm) Hg(P<0.01),舒张压(DBP)从治疗前(96.4±4.8) mm Hg降至治疗后(82.1±4.6) mm Hg.动态血压监测SBP下降幅度为(18.9±0.9) mm Hg,DBP下降幅度为(12.8±3.1) mm Hg.降压谷/峰比率SBP为68%,DBP为63%,血压负荷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口服安博维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