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情绪障碍性失眠症患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所收治的情绪障碍性失眠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的 PSQI 评分与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 HAMA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 PSQI 评分及治疗4周及8周后的 HAM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情绪障碍性失眠症具有理想效果,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患者睡眠质量与情绪障碍改善幅度均更大,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神经囊虫病(NCC)的疗效,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1995年1月—2012年2月,筛选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包括联合驱虫药物阿苯达唑治疗)NCC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文献员独立并交叉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资料,并对纳入文献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63篇文献,最后纳入有效研究13篇,共计1625例NCC患者。①单用糖皮质激素(213例)与使用安慰剂/无药物(213例)者比较,可使治疗后6~12个月的癫痫复发率显著减少(OR=0.39,95%CI:0.24~0.62,P<0.000 1);并可使影像学表现改善(头部CT或MRI检查显示病理损伤完全消失,无或仅有极低的残余瘢痕、钙化及病灶周围水肿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0,95%CI:0.20~0.80,P=0.009)。②而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与安慰剂/无药物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NCC比较,癫痫复发率和影像学病变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与安慰剂/无药物治疗和单用糖皮质激素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可引起腹部不适、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6,95%CI:0.22~0.64,P<0.000 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降低6~12个月随访期间的癫痫复发率和影像学病变进展程度。但鉴于目前评价糖皮质激素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和样本量较少,仅弱推荐糖皮质激素治疗NCC。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双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比较糖皮质激素或安慰剂、驱虫剂、联合用药治疗NCC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智能障碍的易患因素。方法分析87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Blessed行为量表检测。结果发现脑出血后出现智能障碍与性别、年龄无关,而与脑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昏迷持续时间有关。结论脑出血后应充分采取有效治疗方案,对减少易患因素发生,降低智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患者愈后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腔隙性脑梗死作为一种独立的缺血性脑卒中 ,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它与其他类型的脑卒中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我科收治了 2 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现就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2 13例 ,年龄 48~ 85岁 ,平均年龄 (64± 8.2 )岁 ,男性 12 2例 ,女性 91例。 (1)腔隙性脑梗死组 (LAC组 ) 5 6例 ,年龄 48~ 84岁 ,平均年龄 (63 .4± 8.1)岁 ,男性 3 8例 ,女性 2 1例。患者为中老年发病 ,有腔隙性综合征表现 ,均经头部CT和 (或 )MRI证实 ,预后良好 ,个别病…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卒中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脑卒中发病规律和流行病学的特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对收治的1323例高血压性脑卒中病人的发病类型、发病趋势、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发病时间、就诊时血压情况及对病人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病死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出血性脑卒中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男性高于女性(1.33:1),高发季节为冬春季,高发时间段为06:00~10:00。白天高于晚上。就诊时血压升高病人占84.88%,3级高血压占40.74%。病人高血压知晓率为49.58%,服药率为40.21%,病死率为24.79%。[结论]高血压病人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因素刺激,积极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他汀的应用是否和不断增长的脑微出血相关,尤其与皮质、皮质下微出血(csMB)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63例发病30 d内经过磁共振检查的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皮质、皮质下微出血(csMB)和其他位置的微出血(oMB),并对磁共振上微出血的位置和数量进行比较,根据是否应用他汀、是否存在微出血(MB)、是否有皮质、皮质下微出血(csMB)分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64%患者有脑叶出血,53%患者有微出血(MB),39%患者皮质、皮质下微出血(csMB)。他汀的应用导致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其中应用他汀的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抗血小板的几率较大,应用他汀治疗的和未应用的患者中其他位置的微出血(oMB)数量相似,他汀治疗患者中存在更多的csMB(57%vs.33%,P=0.007),几乎是未应用他汀患者的2倍(4.6±2.7 vs.2.4±1.8,P0.001)。多变量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和他汀的应用是MB(OR=1.03;95%CI∶1.00~1.05;P=0.01和OR=2.72;95%CI∶1.02~7.22;P=0.04)和csMB(OR=1.03;95%CI∶1.00~1.06;P=0.01和OR=4.15;95%CI∶1.54~11.20,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患者中他汀的应用与MB尤其是csMB相关,但需要更多的研究去确认csMB是否可以作为他汀应用患者脑出血的风险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2月入院治疗的9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轻度组(A组,n=35)、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B组,n=33)和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C组,n=24)三组;将同期入院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D组,n=40)。比较4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等血小板参数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分析各血小板参数同NIHS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血小板参数对比结果显示,四组患者在PCT、PLT等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及PDW等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则显示D组A组B组C组(P0.05)。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四组患者在PT、a PTT、TT等凝血功能指标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检测结果则显示D组A组B组C组(P0.05)。NIHSS评分与PCT、PLT无相关性(r=0.322,0.342,P均0.05),与PDW和MPV呈正相关(r=0.765,0.883,P均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观测价值,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检测54例哮喘患者在吸入普米克都保半年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吸入激素前、后,全部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糖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后部分患者出现智能障碍,大大影响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因此应减少、避免脑出血后引发智能障碍.本文分析性别、年龄、脑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昏迷时间对脑出血后出现智能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汉英  梅炳银  卫国  张阳 《海南医学》2006,17(11):33-3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80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组,对照组4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3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SS)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结果 两组ESS和ADL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14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30天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