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滋阴疏肝利胆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的疗效,为探讨中医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PCB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不同证型PCBD患者采用自拟滋阴疏肝利胆方加减治疗。结果:42例PCBD患者中治愈16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中医滋阴疏肝利胆法治疗PCBD具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OJ)大鼠血浆内毒素(ET)、TNF-α、CK-MB、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及甲硫氨酸维B1( MVB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上述检测因子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以大鼠胆总管结扎(BDL)为OJ模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EC)组、MVB1组、STS组及MVB1与STS联合(M-S)组,设立假手术组(sham,n=5),BDL后1~13 d予大鼠腹腔内注射相应剂量药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DL后2,6,10,14 d血浆ET、TNF-α、CK-MB及14 d心肌组织MDA、SOD水平并观察大鼠死亡率与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BDL后大鼠死亡率为10%;BDL大鼠血浆ET、TNF-α、CK-MB水平与心肌组织MDA进行性升高,SOD水平显著下降(P <0.001);与EC组比较,STS、MVB1与M-S组血浆ET、TNF-α、CK-MB与心肌MDA水平下降,SOD水平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对上述指标影响较STS、MVB1显著(P<0.001);与MVB1组比较,STS对ET、CK-MB、MDA、SOD水平影响差异显著,对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光镜下:EC组心肌细胞水肿,心肌纤维排列混乱,颗粒状坏死,心肌与心外膜毛细血管充血,少量炎细胞浸润;MVB1组、STS组上述病理变化程度较轻,M-S组心肌细胞轻度混浊,无明显坏死,少见炎细胞渗出.结论 ETM、TNF-α与心肌组织MDA水平进行性升高及SOD水平显著下降是OJ时大鼠心肌组织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MVB1与STS对OJ大鼠血浆ET、TNF-α有抑制作用,STS可明显改善OJ时心肌组织氧自由基损害,STS与MVB1联合运用,表现出更有效的抗内毒素血症与生物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发挥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时胆总管探查阴性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8年5月50例胆总管探查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探查阴性的原因有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恢复期10例,慢性胰腺炎8例,梗阻性胆囊炎12例,细小胆囊结石6例,胆总管胆汁浑浊12例,胆总管旁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胆总管内外因素可引起胆总管探查阴性,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等能减少胆总管的阴性探查。  相似文献   
4.
胆囊疾病包括胆囊结石、非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管变异等,是腹部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开腹胆囊切除术,但手术后少部分患者仍有上腹疼痛或不适,甚至有发热、黄疸出现,再次查B超、CT、胃镜检查,有时诊断亦未发现异常,常以"胆道术后综合征"给予诊治[1],临床上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留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手术22例,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32例。除2例切口脂肪液化外,其余病人恢复良好,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术前检查不完善和术中操作不熟练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留结石的主要原因。腹腔镜下胆道镜检查可明显减少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发生,术者技术是否熟练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OJ)大鼠内毒素血症(ETM)、肝功能的变化及甲硫氨酸维B1(MVB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ETM、肝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结扎大鼠胆总管建立OJ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MVB1组、STS组及MVB1与STS联合(M-S)组,每天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于2,6,10和14 d测定血浆内毒素(E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并观察大鼠死亡率与14 d时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S、MVB1与M-S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M-S组与STS组、MVB1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光镜下,MVB1组、STS组病理变化程度较对照组轻;M-S组肝细胞灶状坏死少见,肝小叶结构尚清楚,肝窦变窄,未消失,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 MVB1与STS能抑制血浆ETM与高胆红素血症,改善内毒素性肝损害,二者联合应用表现出更有效的抗ETM与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腑法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8例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医通腑法。结果:治疗组在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初次自行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通腑法有助于ERCP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清泻法对梗阻性黄疸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大鼠分成4组,即模型清泻法组、模型西药组、模型对照组、空白组,模型清泻法组、模型西药组、模型对照组开腹胆总管结扎法造模,空白组仅游离牵拉胆总管即可,不结扎。模型清泻法组、模型西药组灌喂实验试剂。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内毒素、TNF-α依据实验数据,分析清泻法对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大鼠内毒素、TNF—α等的影响。结果: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大鼠经过清泻法自拟汤治疗后,可降低各项实验室指标,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1),对TNF—α指标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均〈0.05),其他疗效指标与西药组相比疗效相近(P均〉0.05),且总体指标改善情况有高于后者之,表明清泻法自拟汤对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治疗有效,疗效有优于西药乳果糖对照组之趋势。结论:中医清泻法治疗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需采取的对策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3例急性胆囊炎LC临床资料。结果:203例中,195例LC成功,8例中能开腹,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行急性期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中采用不同手术技巧,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将降低中转开腹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回顾临床病例,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瘘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LC术2426例,术后发生胆瘘10例。诊断:腹腔引流管引出胆汁7例;以腹痛为主要症状,有腹膜炎体征,经B超、腹膜穿刺明确3例。治疗:腹腔引流6例,开腹手术1例,腹腔镜检查,灌洗置管引流1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1例,右下腹小切口置管引流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LC术后胆瘘需及时诊断治疗,通过腹腔引流等方法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