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NG)合并甲状腺癌(T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以来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同期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307例,其中并发甲状腺癌38例(12.4%),包含乳头状癌21例(55.3%),滤泡状癌12例(31.6%),髓样癌5例(13.1%)。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行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甲状腺癌的概率较高,怀疑甲状腺癌者应进行穿刺活检和术中快速切片病理检查,可提高确诊率。根据快速冷冻切片检查结果进行手术以及术后服用甲状腺素治疗有利于降低复发和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恶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临床应用的方法和策略。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10年6月10年间收治的25例左半结肠恶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患者临床治疗的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16例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肠梗阻缓解改限期手术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9例患者肠腔积粪不多、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经全结肠灌洗后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瘘发生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患者恢复好,均近期治愈出院,随访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患者一般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待肠梗缓解后行一期切除吻合是最佳选择;全结肠灌洗术后一期切除吻合可使患者免去分期手术的痛苦及结肠造瘘带来的生活不便,只要病例选择恰当、围手术期处理充分,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解剖学定位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患者152例,染料组术前15min将1%亚甲蓝2m1注射在肿瘤周围皮下组织的方法检测前哨淋巴结;观察组在染料法的基础上联合核素法,参照腋窝淋巴结结果,计算2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假阴性率,分析前哨淋巴结的解剖学定位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和染料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及阳性预测率进行比较,其中检出率和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染料法联合核素法检测前哨淋巴结,是最可靠的定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恶性梗阻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对2000年6月—2010年6月10年间收治的36例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治疗的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肠梗阻缓解改限期手术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9例患者肠腔积粪不多,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经全结肠灌洗后一期肠切除吻合术;11例患者肠腔积粪较多、患者一般情况较差,肿瘤切除术后行肠造瘘术,其中7例为永久性造瘘,4例在术后0.5~1年进行了造瘘口回纳术。术后患者恢复好,均治愈出院。结论: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在患者一般情况许可时,行一期切除吻合是最佳选择。在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梗阻肠袢不适宜作一期切除吻合时,作暂时性结肠造瘘也不失为一合适的选择。全结肠灌洗术后一期切除吻合选择合适的病例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传统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及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nyl-glutamine,Ala-Gin)的TPN对合并肝硬化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蛋白质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7例合并肝硬化结直肠癌患者前瞻性地随机分为两组:传统TPN组(对照组,22例),添加Ala-Gln的TPN组(研究组)。术后第2天按照标准体质量,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共7d,热量为104.6kJ/kg,对照组氮源由支链氨基酸供给,研究组氮源由支链氨基酸和Ala-Gln(20%力肽),力肽提供氮量约占总氮量的35%。术后第2天和第10天测量: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臂中部肌周长(mid-arm circumference,MAC)、营养预后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血清总蛋白(totalserumprotein,TS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SA)、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结果对照组术后第10天较术后第2天的TSF和MAC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第10天较术后第2天的PNI、PA和TF下降(P〈0.05),研究组术后第10天和术后第2天的PNI、PA和TF明显增加(P〈0.05)。结论TPN中添加Ala-Gln能有效减轻合并肝硬化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机体蛋白质的分解,改善病人的蛋白质合成代谢和降低肝负荷。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结肠癌根治术后腹腔灌注热蒸馏水联合注射IL-12对术后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确诊的3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单纯根治手术组,B组为根治术+腹腔灌注45℃蒸馏水组,C组为根治术+腹腔灌注45℃蒸馏水联合皮下注射IL-12组,每组各10例,并对三组进行结肠癌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术前术后CD8+、CD4+T细胞的数量的变化水平及监测外周血中IFN-γ以及TNF-α水平。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的术前术后CD8+、CD4+T细胞的数量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其中B组、C组患者术后CD8+、CD4+T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外周血中IFN-γ以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A组及B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腹腔灌注热蒸馏水联合注射IL-12,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机体水平,有利于患者术后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评价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接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直肠癌患者45例,20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25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采取EORTC QLQ-C30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时间分布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1或P<0.05),手术时间稍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出现明显下降(P<0.01),术后3~6个月生活质量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开腹组(P<0.05或P<0.01)。术后2年腹腔镜组死亡率较低,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较长,但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近期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近期生活质量,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结肠癌根治术后腹腔灌注热蒸馏水联合注射IL-12对术后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确诊的3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单纯根治手术组,B组为根治术+腹腔灌注45℃蒸馏水组,C组为根治术+腹腔灌注45℃蒸馏水联合皮下注射IL-12组,每组各10例,并对三组进行结肠癌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术前术后CD8+、CD4+T细胞的数量的变化水平及监测外周血中IFN-γ以及TNF-α水平。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的术前术后CD8+、CD4+T细胞的数量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其中B组、C组患者术后CD8+、CD4+T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外周血中IFN-γ以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A组及B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腹腔灌注热蒸馏水联合注射IL-12,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机体水平,有利于患者术后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肿瘤标志物CAl53、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3~2009年124例乳腺癌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定期随访,将随访结果分成两组,一组为无复发转移,另一组经CT、局部活检或再次手术证实为复发转移,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CAl53及CEA水平。结果:复发转移患者与未发生复发转移患者的CEA、CAl53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患者术后、CEA、CAl53阳性率与复发转移情况具有显著相关。结论:血清CEA、CAl53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Lichtenstein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局部疼痛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我院8年收治的448例各型腹股沟疝行Lichtenstein式无张力修补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54例(12.1%,54/448)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Ⅱ度或以下疼痛为38例,Ⅲ度疼痛14例,Ⅳ度疼痛2例。中青年患者(〈44.5岁)、复发疝再手术、局部浸润麻醉手术以及术中未保护或切断腹股沟神经的Lichtenstein式修补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高于高龄患者(〉44.5岁)、首次疝手术、椎管内麻醉以及术中保护腹股沟神经的患者,性别、疝类型、术前伴发疾病与否以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术后疼痛无明显影响。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局部疼痛大多数与挫伤、血肿、麻醉以及神经损伤有关。术中有效麻醉、精细操作、避免钝性分离、妥善止血以及保护神经可减少术后疼痛发生率以及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