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泳梅 《职业与健康》2015,31(7):875-877
目的通过监测江西市某公司铅酸蓄电池改造项目产生的有毒有害物的种类和程度,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尘、铅烟、铜烟、二氧化锡(按Sn计)、甲苯、硫酸、噪声、工频电场。化学毒物铅尘、铅烟、铜烟、二氧化锡、甲苯、硫酸的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噪声强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经改造后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在确保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腹型)的误诊原因和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分析和讨论3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病情发展.结果 临床医生对不以紫癜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容易误诊.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过敏性紫癜的特殊表现的警惕性,诊断思路要广,不能局限于局部,特别是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疗效反复的病例更要认真仔细.对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推断,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识别某化工涂料有限公司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对该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他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异丁醇、滑石粉尘、二氧化钛粉尘、其他粉尘、噪声)。检测结果表明:化学毒物、噪声、滑石粉尘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各岗位的控制风速检测数据显示,配料、分散、研磨、试喷的控制风速在0.21~2.02 m/s,其中配料岗位的控制风速为0.21 m/s,不符合《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的要求(0.25~3 m/s)。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的情况下,该公司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但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有待加强,需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演练,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及肌电图检测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和针极肌电图的检测。结果:32例ALS患者均呈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其中胸锁乳突肌的异常率为93.8%,低于上下肢肌肉的异常率100.0%。结论:EMG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有助于ALS的早期诊断,而胸锁乳突肌的针极肌电图检测对AL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识别和分析某涂料生产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分析和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二异氰酸甲苯酯(TDI)〕,粉尘(滑石粉尘、二氧化钛粉尘、其他粉尘),噪声。检测结果表明:化学毒物中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环己酮、TDI的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和时间加权浓度(TWA)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仅有化学毒物乙酸乙酯STEL的检测结果超出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检测结果为12.18~340.69mg/m3,在10个检测点中有1个检测点超标。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结论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识别和分析某粮食码头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测其危害程度,找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通过类比法、经验法和综合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粮食码头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谷物粉尘、噪声、高温等。类比企业的检测结果表明:粉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为0.7~45.0 mg/m3、超标率为23.3%;个体时间加权浓度为2.2~8.7 mg/m3,超标率为66.7%。输送机械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为88.7~92.2 d B,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高温和工频电磁场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粮食码头项目的主要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点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识别某化工储运有限公司化工品码头及库区工程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对劳动者的危害,对其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乙酸丁酯、氨、硫化氢、锰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等。检测结果表明:化学毒物、工频电磁场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检测噪声22个检测点,噪声强度为44.9~105.2 d B(A),有2个检测点的噪声强度超标;工作场所的综合温度(WBGT指数)范围为23.1~33.9℃,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综合各方面分析,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毒扁豆碱(1)和过氧化苯甲酰(BPO)组成的引发体系,能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引发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形成1缓释药膜,从而避免了在剧烈的聚合条件下制备缓释药膜导致的药物结构破坏。研究表明,聚合过程放热平稳,1对BPO引发HEMA-MMA的聚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体材料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方法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对该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针对超标岗位进行整改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本次检测化学因素115点次,合格99点次,合格率为86.1%。物理因素检测30点次,25点次合格,合格率为83.3%。经过整改,超标的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工作岗位整改效果同样明显,但部分岗位噪声强度仍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该企业针对超标工作岗位的整改措施可行,防护效果较好,但仍需要关注存在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