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CD16a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CBA法)检测4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D16a mRNA和8种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L-6、TNF-α和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IL-2、IL-4、IL-10、IL-12和IFN-γ在2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EA正常组的IL-6和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术前CEA升高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中IL-6的相对表达水平与CD16a mRN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IL-6、TNF-α和VEGF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提示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免疫抑制增强。此外,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CD16a mRNA的表达与IL-6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3.
梁正子  颜登国 《贵州医药》2013,(11):988-989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我国目前是第四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尽管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生率虽低,但是青年结直肠癌占同期各年龄组的3.59/6~22.7%,明显高于欧美国家的1%~4%。为了探讨青年结直肠癌在临床病理方面的特殊性,本文总结我院1989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340例,按照≤30岁和≥60岁的标准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就这两组间临床、病理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损伤是腹外伤中较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结肠内含有大量细菌,结肠壁薄,血运差。所以结肠损伤后极易感染,组织愈合能力差,临床处理比较困难,严重时危及伤者生命。本文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结直肠损伤作一临床总结,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方式与造口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385例行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造口类型、造口途径等因素对造口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385例结肠造口中有158例(41.0%)出现226个造口并发症。襻式造口与端式造口相比,局部肠坏死率低,但早期皮肤刺激发生率高,后期肠脱垂和造口旁疝的发生率高。端式造口通过腹膜外隧道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结肠造口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生率,与造口类型、造口途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回顾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545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按患者是否并发急性肠梗阻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结果显示,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和未并发急性肠梗阻者术前贫血发生率分别为66.7%(106/159)和21.0%(81/386),术前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23.9%(38/159)和10.4%(40/386),术前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40.9%(65/159)和8.8%(34/386),手术根治率分别为65.4%(104/159)和83.4%(322/3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6%(63/159)和21.0%(81/386),围手术期病死率分别为8.2%(13/159)和1.0%(4/38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和未并发急性肠梗阻者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分别为1.9%(3/159)和1.8%(7/386),P〉0.05。结果表明,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多,手术根治的比例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高,手术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7.
汤欣  梁正子  颜登国 《安徽医药》2023,27(9):1721-1725
痔是我国最常见的肛周疾病,内外痔的形成机制各有不同。根据“肛垫下移学说”提出的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至今已发展 20余年,对环状脱垂的 Ⅲ、Ⅳ度内痔、直肠脱垂等疗效较好,但传统 PPH术采用单荷包缝合单牵引线的方法,术中切除黏膜宽度较窄且均匀度差,术后复发率高。为改善上述不足,学者从单双荷包的选择、选择性分段缝合、降落伞缝合及荷包缝合的针数、高度及进针深度等方面作出改良,以求病人术中切除效果明显,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