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80 例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采用强的松龙髌下脂肪垫痛点注射进行观察,经1 个疗程治疗后,优良率达93 .7 % ,无明显副作用。认为此法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将50例巴金森氏病患者随机分为降压组20例、对照组30例。降压组采用0.02%硝酸甘油于手术前15min静滴行控制性降压,分别记录两组血压的基础值及切皮、颅骨钻孔、头钉固定、射频治疗时的血压值,并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显示组间血压变化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证明硝酸甘油降压效果确实,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9月的58例年龄≥65岁的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出现精神和认知功能障碍,占同期手术者的13.8%。结论:老年患者骨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手术时间及骨折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麻醉中脉搏氧饱和度监测(附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3 0例中、低位硬膜外麻醉病例进行麻醉前、后及给予不同辅助用药后的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结果显示 :脉搏氧饱和度 (SpO2 ) ,在麻醉后稍下降 ,给予哌替啶、异丙嗪合剂后尤为明显。故应重视硬膜外麻醉中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主张将吸氧列为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胶原酶与等离子刀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中,胶原酶组及等离子组各30例。在CT引导下达到病变椎间盘后,胶原酶组将600单位胶原酶溶于0.9%生理盐水2mL中,经穿刺针缓慢注入椎间盘内;等离子组设置消融能量为100Hz射频能量,温度为40℃,在椎间盘内缓慢来回移动工作棒,对髓核组织进行汽化30s,拔出刀头,用50mL注射器负压抽吸约10s,后再次置入工作刀头,脚踏"热凝"键,将刀头从止点缓慢旋至起点。调节汽化方向,将上述过程重复3次。结果胶原酶组:优10例,良15例,可5例,优良率83.3%;等离子刀组:优11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86.6%。胶原酶组:腰部疼痛加剧22例,占73.33%;肠麻痹3例,占10%;尿潴留2例,占6.67%。两组均无神经根损伤,切口感染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胶原酶与等离子刀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相当,但胶原酶治疗的不良反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胶原酶溶盘术侧入盘内穿刺改良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侧入盘内穿刺改良法在胶原酶溶盘术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穿刺定位 :1以腰椎间隙中心水平线所对应的体表对应点 ,水平旁开相应距离定为穿刺旁开线路 ;2以腰椎间盘中心经棘突至皮肤的距离作为穿刺点旁开距离 ;3穿刺角度为与躯干矢状面呈 45°角。结果 :30例中 L4~ 5 椎间盘术穿刺 19例 ,L5 ~ S1 椎间盘穿刺 3例 ,L3~ 4+L4~ 5 椎间穿刺 4例 ,L4~ 5 +L5 ~ S1 椎间盘穿刺 4例 ,共穿刺 38个椎间盘 ,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7.4% ,二次穿刺成功率为 2 .6 %。优良率为6 6 .7% ,有效率为 93.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侧入盘内穿刺改良法有较强的科学性、安全准确、简便易行 ,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临床疼痛医学、神经生理、神经解剖、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以及药理、医学影像学等诸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这一重要课题,重新引起临床医师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发展史与现状、胶原酶治疗的基础研究及胶原酶治疗腰...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59岁。以反复右面、颈部肌肉抽动23年入院。诊断为右面肌痉挛。查体:右眼周围、面颊、口角等整个半侧面部肌肉及右颈部呈不自主的痉挛性抽动,入睡后消失。面、颈部皮肤感觉正常,神经系统及内科检查无阳性体征。采用右面神经阻滞疗法,取乳突前缘和外耳孔后缘之间稍下方进针,垂直向内向上推进1.5~2cm,针尖即达颈乳孔下方,同时患者感觉耳内疼痛,回吸无血即注入2%利多卡因5ml,Vit B_1100m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麻后即刻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右旋糖酐-40预防剖宫产术后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孕妇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2组均选择L3~4间隙行腰穿,进入蛛网膜下腔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10%葡萄糖1ml+0.75%布比卡因1.5ml,腰穿针退出蛛网膜下腔无脑脊液流出后A组注入生理盐水10ml、B组注入右旋糖酐-4010ml。观察2组术后头痛发生情况,麻醉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2组麻醉平面、麻黄碱使用及手术情况。结果A组术后头痛发生率为6%,B组为4%。2组术后头痛发生率、麻醉后生命体征、麻醉平面、麻黄碱使用量、麻黄碱使用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后即刻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右旋糖酐-40均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头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创伤患者血浆可溶性L-选择素(sL-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40例急性下肢创伤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低位硬膜外麻醉,给药方法一致。利多卡因组麻醉开始前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2mg/kg。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h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和sL-选择素表达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前后SpO2、SBP、DBP无明显改变,利多卡因组麻醉后3hHR与麻醉前、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对照组麻醉后3h血浆MPO和sL-选择素表达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利多卡因组麻醉后3h血浆MPO和sL-选择素表达明显降低,与麻醉前、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以减轻创伤患者血浆MPO和sL-选择素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