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素E1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内科(533000)梁东前列腺素E1(PGE1)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作用的前列腺激素,具有拮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粘、防止血栓形成,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的作用(1)。近年来在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IL-13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5例PGN患者和11例正常人血浆IL-13水平,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的PGN患者血浆IL-13水平,并与肌酐清除率(Ccr)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PGN患者血浆IL-1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IL-13水平高于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PGN患者血浆IL-13水平与Ccr呈高度负相关(r=-0.8245,P<0.001).结论PGN患者血浆IL-13水平增高,以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为重,并与肾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发病率较低,且母子同患的情况较少见,现将本院收治的母子同患该病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明显增加,而并发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并不少见。实践证明,对这一类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往往无效,而人工心脏起搏则已公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自1992年起,我院经静脉右心室起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重症缓慢心律失常26例,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治疗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4~51岁,平均35.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2]。心律失常类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例,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4例,Ⅲ度17例,均经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治疗…  相似文献   
5.
褐苞薯蓣对小鼠脾虚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褐苞薯蓣对小鼠脾虚证的影响。方法:用利血平致小鼠脾虚模型,以其体重、体温、胸腺及脾重、血清刚果红与木糖含量为指标,观察实验结果。结果:褐苞薯蓣能使体重、体温、胸腺重、脾重、血清木糖含量增加,对血清刚果红含量减少不显著。怀山药的结果与褐苞薯蓣相似,但对后3个指标影响不明显。结论:褐苞薯蓣有补脾作用和特异性免疫作用,怀山药与其相似,但略逊。  相似文献   
6.
癫痫患儿红细胞粘附功能和补体C3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癫痫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补体C3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癌细胞花环试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了20例癫痫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补体C3水平.对照组为20例健康儿童.结果癫痫患儿红细胞癌细胞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癫痫患儿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常健  梁东  鲁继荣  李玉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497-1498
目的:探讨川崎病(KD)与过敏性紫癜(HSP)发病机制中炎性细胞的参与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确诊的15例急性期KD患儿、12例HSP患儿及10名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血浆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判断KD与HSP发病机制中单核细胞参与的情况。结果:KD组IP-10(394.2±176.4)pg/m l和MCP-1(420.5±163.4)pg/m l水平较HSP组IP-10(94.8±66.4)pg/m l和MCP-1(109.2±76.6)pg/m 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性显著(P<0.05);但HSP组与对照组IP-10(76.4±46.5)pg/m l和MCP-1(87.7±47.8)pg/m l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单核细胞在KD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其相比,在HSP发病机制中可能不涉及单核细胞参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对肾小管上皮细胞Col-Ⅳ及MCP-1表达和分泌影响。方法应用终浓度为0,0.1,1,10,100ng/ml的IL-18处理体外培养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24,48,72h,用RT-PCR法检测IL-18对HK-2细胞Ⅳ型胶原(Col-Ⅳ)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Col-Ⅳ及MCP-1分泌水平。结果IL-18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促进HK-2细胞Col-ⅣmRNA和MCP-1mRNA的表达,IL-18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促进HK-2细胞Col-Ⅳ的分泌,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K-2细胞MCP-1分泌,但其蛋白分泌量在24h即达高峰,未见时间依赖关系。结论IL-18可能部分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分泌和炎症细胞趋化,参与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随访并研究左乙拉西坦预防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所收治的108例高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4例。为对照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地服用地西泮和长期口服苯巴比妥或丙戊酸来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对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左乙拉西坦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预防效果,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于防治的满意程度。治疗后,随访两组患儿一年,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高烧所引起热性惊厥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服用左乙拉西坦的54例患儿当中有8例患儿出现了热性惊厥,对照组间歇性服用地西泮和长期服用苯巴比妥或丙戊酸的54例患儿当中出现了24例热性惊厥,观察组的预防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预防效果,而且观察组患儿的家长对治疗和预防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随访一年以后,观察组患儿没有因药物副作用所造成的并发症产生,复发热性惊厥患儿1例,对照组因为药物副作用而引发并发症的患儿有5例,复发热性惊厥患儿10例,综合比较两组,观察组服用左乙拉西坦的预防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临床验证和随访调查,左乙拉西坦在预防儿童热性惊厥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相比常规的治疗而言,具有很小的副作用,引发患儿并发症的概率较低,且具有低的复发率,更容易得到患儿家长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总黄酮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总黄酮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中 ,具有保护心脑血管、利胆保肝、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不少总黄酮化合物同时还存在多种功效 ,尤其是此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质 ,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学者重视 ,并对其化学结构与氧化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就近三年来总黄酮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情况作一概述。1镇痛作用张黎等[1]发现银杏总黄酮(TFG)腹腔内注射(i.p)可显著抑制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反应 ,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数。i.c.vTFG500mg·kg-1时可明显抑制小鼠温浴法缩尾反应潜伏期 ;TFG100mg·kg-1可降低小鼠血清和脑组织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