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改进的局部淋巴结试验--噻唑蓝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局部淋巴结试验 (LLNA) :小鼠耳后皮肤受致敏性化学物质刺激后 ,耳后淋巴结细胞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增殖 ,据此来评价化学品是否具有致敏性及致敏强度。该试验周期短 ,所用动物数少。近年来 ,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欧洲化学工业生态学与毒理学中心 (ECETOC)等组织将它列入评价皮肤致敏物的首选方法。但现行的LLNA ,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现用噻唑蓝 (MTT)取代同位素来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程度 ,探讨其在评价化学品致敏性中应用的可行性。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处理 雄性Balb c小鼠 ,合格批号 :(FCXK11 0 0 0 0 0 6 ) ,由中国…  相似文献   
2.
轻稀土化合物抑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在探讨稀土与肿瘤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稀土的抑癌作用及探讨作用机制,最终的目标是为稀土在医药保健事业方面开创一个新领域.提供确定、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培养,采用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规范方法及高新技术的应用,如用电子顺磁共振(FSR)自旋扑获技术测定自由基、Northern杂交技术分析稀土元素对抑癌基因的表达等.此外,还对接触稀土人群进行了10年的动态观察和肿瘤流行病学回顾性的队列调查等.结果①整体抑癌实验按卫生部颁发的药效实验规程,给小鼠腋下种瘤株,腹腔注射ReNO3、ReCl3等,剂量在32及64 mg/kg时对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39.87%及27.34%、Lewis肺癌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6.82%及29.55%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给AMAE小鼠腹腔注射氨基甲酸乙酯的肺癌剂同时饮用ReCl3(0.062 5%、0.25%、1.0%)120 d时其肿瘤发生率分别为75%、61.8%、79.6%,而未给稀土组为90.0%,表明稀土对化学致肺腺癌小鼠亦具有明显抑制作用.②体外抑癌试验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在ReNO3浓度为0.032~0.5 mg/ml时,生长的抑制率为15.8%~34%,在ReCl3浓度为0.01~0.5 mmol/L时其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8%~68%,而对正常人羊膜细胞(FL)起促生长作用;对胃癌细胞(PAMC82)经ReCl31 mmol/L处理14~28 d时,其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微管和微丝的结构,多数癌细胞内出现近似正常细胞的微管网架;PAMC82细胞在软琼脂中生长良好,经ReCl3处理后,细胞生长极慢,平均每皿集落数由18.7降至4.以上结果表明,癌细胞经稀土处理后,其恶性程度降低,分化程度升高.③抑癌机制研究从免疫、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A对正常小鼠腹腔隔日注射(共5次)的ReNO3(32 mg/kg)及给化学致癌剂(氨基甲酸乙酯)后饮ReCl3水溶液120 d的小鼠,取其脾脏测定NK细胞活力(%).结果均有明显激活作用.B.采用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培养及孔雀绿显色法,以ReNO3浓度为16~250 μg/ml与MΦ培养,测得其吞噬强度范围(1.12~1.35),明显地高于非稀土培养的吞噬强度(0.88),表明稀土有促进巨噬细胞特异的吞噬功能.C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 300型波谱仪测得20 mg温石棉在磷酸盐缓冲液中产生的羟自由基(*OH)信号谱峰高为4.6 cm,当其分别给与2~20 mg ReCl3或ReNO3混合后,产生的*OH信号几乎消失或明显减弱;经温石棉诱导,用ReCl3处理的肺巨噬细胞,其*OH强度和超氧阴离子(O-*)2)的浓度明显受抑制;经氨基甲酸乙酯诱癌的小鼠,饮ReCl3溶液120 d后,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高于未饮稀土组,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明显低于饮稀土组.以上结果表明稀土可抑制温石棉产生*OH和O-)/(*)2,增强SOD活性,降低膜脂质过氧化.D对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用Northern杂交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抑癌基因P53和P21表达水平低下的人胃癌细胞PAMC82,经1.5 mmol/L laCl3或0.75 mmol/L的CaeCl3(ReCl3)处理后,其P53和P16基因表达明显增强;而变化最明显的是抑癌基因P21的表达.④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对我国最大的甘肃稀土公司,进行了肿瘤回顾性的队列调查,其结果稀土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19.675 2/105和87.948 4/105,RR为0.223 7(P<0.05),稀土组和对照组的肺癌死亡率分别为0/105与40.923 0/105(P<0.05),此结果表明稀土有控制肿瘤发生的趋势.结论从微观到宏观,从动物实验到人群流调,均证明了稀土有抑癌作用.从抑癌机制的研究表明,经稀土处理的人胃癌细胞P21、P16、P53的基因表达均有明显增强,提示其抑癌作用可能是通过稀土使癌细胞恶性程度降低,分化程度升高,增强抑癌基因表达实现的.还表明稀土在直接作用于细胞的同时,还能改善和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及清除体内垃圾的抗氧化功能等方面的综合性防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油墨、胶粘剂挥发性有毒物定性和现场检测之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对2种印刷用油墨和一种胶粘剂中挥发性有毒物质定性结果和使用上述油墨、胶粘剂的2个印刷厂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种类和浓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油墨、胶粘剂挥发性有毒物质定性分析结果与工作场所检测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定性分析检出的有毒物质,在工作场所不一定检测出;定性分析未检出的有毒物质,在工作场所可能检测到。结论实际工作中油墨、胶粘剂质谱定性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气相色谱检测应配合使用,防止偏差。  相似文献   
4.
我国稀土某些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国内近几 10年有关稀土某些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成果 ,如对植物光合作用 ,促进叶绿素生长 ,对温血动物的毒性及远期生物学效应 ;对内分泌系统 ,生长激素的刺激作用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对自由基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等 ,均表明其毒理作用因素。首先是稀土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致关重要 ,同时与稀土侵入机体途径也密切相关 ,如给猴静脉注入毒性大 ,而给鼠灌胃、喂饲则属低毒。还有对某些生物学效应 ,如生长刺激素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 ,给大剂量对其有抑制 ,而给小剂量则有激活作用。同时研究证明 ,轻稀土在一定剂量下 ,有抗诱变、抗癌、抑制自由基和提高体内抗氧化系统等的有益作用。此外还研究了稀土在动物体内的转归 ,主要分布在网状内皮系统的骨、肝与脾。还对接触稀土作业人群 ,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 ,并提出了食品与车间空气卫生标准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稀土作业工人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稀土作业工人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栗建林,纪云晶,区桂萼,卢庆生,王丽萍,杨素兰,刘宗林随着稀土化合物在农牧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毒理学研究。特别是近十年来,我所在毒理学研究中发现稀土化合物有抗诱变及对大鼠有抑制肿瘤的作用。为此我们通过对...  相似文献   
6.
氯化稀土对DMH诱发大肠癌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关于稀土元素生物效应的研究日趋广泛深入 ,尤其是关于稀土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2 ] 。肿瘤的生成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 ,使肿瘤逃脱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 ,对肿瘤的生长和发展无疑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多方研究表明 ,稀土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抑制肿瘤的生长[3 ,4 ]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稀土对化学致癌剂诱发肿瘤的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 ,体重 15~ 18g,雄性 ,由医科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号 :动字 0 1 30 0 3。1 2 受试物 氯…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稀土硝酸盐对恒河猴的毒性实验及其吸收、分布与排泄的研究。结果表明,急性经口灌胃属低毒范围。静脉注射后有抗凝血和溶血作用,20mg/kg的剂量对肝、肾有明显毒性作用。静脉染毒后,血液动力学模型为三室开放模型,在肝、脾内有蓄积。经口染毒血液浓度属单室模型,无明显蓄积作用。经口饲喂90天,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mg/kg,饲喂90天后,脏器内稀土含量仅占总摄入量的百万分之几。由于消化道吸收少,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钛抗坏血酸螯合物(TiVc)在农牧养殖业中应用的卫生毒理学评价是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是“钛化合物在农牧养殖业中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对联苯胺职业暴露相关性膀胱癌进行遗传学异常改变的系统研究。因此,本课题组为了探索芳胺类职业暴露相关性膀胱癌遗传学异常改变的基本模式及其易感基因,确立一组可筛选高危人群早期病变的生物学指标,为筛查易感人群奠定基础,为此,首先需要建立芳胺类职业暴露人群分子遗传学改变的研究队列。笔者对吉林化学总公司染料厂和天津染料厂部分联苯胺作业工人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情况初步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