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行静脉留置导管抢救的危重患者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创伤危重患者静脉置管抢救情况进行分析,患者均符合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诊断标准,采集创伤患者创口分泌物进行菌种鉴定,分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04例创伤危重患者中,颈内静脉置管3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45例,股静脉置管27例。锁骨下静脉感染率低于股静脉和颈内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硅胶导管的患者感染率低于聚乙烯材质导管和聚氨基甲酸乙酯导管,置管7d患者感染率低于置管7d,单腔导管感染率低于多腔导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置管部位、导管种类、置管时间及导管腔数为血流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送检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2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1株,占78.90%;革兰阳性菌16株,占12.50%;真菌11株,占8.59%。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为主。结论重视创伤危重患者静脉留置导管的无菌操作、护理和监控,可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降低创伤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生儿急救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医疗护理已成为新生儿急救的重点,合理的营养对早产儿的成活以及预后的影响起重要作用。加强对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管理引进新观点,可以提高患儿的成活率,使这些正常儿得到正常生长与发育。为维护患儿的生长发育,生后的治疗和护理甚为重要,适宜的环境、精湛的医疗护理措施,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耐心细致的管理才能提高生存率。低出生体重儿是一组特殊的婴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矿区近2年零岁组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方法:对2005—2006年矿区卡介苗接种报表和PPD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6年矿区卡介苗接种率分别为99.3%、97.58%;PPD试验12周阳转率分别为89.90%、86.30%,阳转率经统计分析,P〈0.05。结论:矿区卡介苗接种质量达到了国家指标。但个别矿的接种质量仍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5.
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社区患者遵医行为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参加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和生活干预。1年后,问卷调查,收集10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完整的资料,分析患者接受教育前后对糖尿病基本知识及糖尿病饮食知识的认知变化,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及生活干预后的遵医行为,结果经SPSS软件处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接受教育后,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显著提高(P<0.05),血糖控制达标及基本达标率>50%,高于教育前的25.4%(P<0.01)。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以开展健康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以及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患者的CT影像特征及其诊断意义。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56例孤立性肺结节的CT资料。③结果56例孤立性肺结节中,恶性32例,其中周围型肺癌30例,转移瘤2例;良性肿瘤24例,其中结核球12例,炎性假瘤10例,错构瘤2例。④结论CT对肺内良性及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肺纤维化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3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主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咳嗽、杵状指,两肺底部闻及吸气期捻发音(Velcro罗音)。高分辨薄层CT(HRCT)检查,由于影像清析,最能显示病变分布的特征,细微结构,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或开胸肺活检是诊断肺间质疾病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8.
肖陆清  柴秀琴 《河北医药》2002,24(8):647-647
坏死增生性淋巴病结病临床表现复杂特殊。其病因不明 ,临床以淋巴结肿大、发热、白细胞减少为三大特征。病理检查见淋巴结内广泛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 ,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国内外报道已 10 0余例。现就我院 1990年以来 10例经淋巴病理检查证实的患者做一分析 ,以期提高诊治 ,避免减少误诊。1 临床资料1 1 资料分析  (1)发病年龄、性别与季节 :10例中男 7例 ,女3例 ,年龄 14~ 40岁。 14~ 3 0岁 5例 ,3 1~ 40岁 5例 ,四季均有发病 ,以春夏季为多。 (2 )发病诱因及初发症状 :10例中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病初以发热、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例1】女,32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右背闷痛,活动后加重,近几日出现咳嗽,背痛加重,伴发热。查体:体温37.5℃。胸廓对称,双侧呼吸动度均等,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常规正常,血乳酸脱氢酶329U/L,α-羟丁酸脱氢酶288U/L。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CT检查:平扫前上纵隔见一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大小7.0cm×4.5cm×8.4cm,密度不均匀,CT值为24~48HU;增强扫描示肿块边缘不均匀性强化,CT值为28~68HU,中心未见强化,可见低密度改变;延迟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血…  相似文献   
10.
柴秀琴  郭军红 《中医药研究》2012,(10):1224-1226
目的鼻腔给予脑缺血大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通过分析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球蛋白(Ngb)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急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EPO治疗组,每组18只。采用Zea-Longa改良线栓法[1]制备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pMCAO)模型。rhEPO治疗组在缺血1h鼻腔给予小剂量rhEPO(48U/40μL),模型组和对照组在缺血1h鼻腔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缺血24h后断头处死大鼠,取出完整脑组织,分别用干湿质量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测量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NF-α与Ng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脑含水量明显增加,Ngb与TNF-α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EPO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脑含水量下降,梗死面体减小,TNF-α的表达下降,Ngb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给予rhEPO是一种有效的给药途径,其可能通过降低TNF-α的表达和促进Ngb的表达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