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建立石菖蒲药材中β-细辛醚、α-细辛醚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石菖蒲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色谱柱、检测波长、流动相等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并对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进行考察,建立同时检测β-细辛醚、α-细辛醚的石菖蒲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结果: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甲醇-水(含0.1%甲酸)(70∶30)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57 nm。回归方程β-细辛醚为Y=2×106X+205.93(r=0.999 9,0.026 96~0.539 2μg),α-细辛醚Y=6×106X-117.6(r=0.999 9,0.016 04~0.320 8μg);方法精密度β-细辛醚RSD 0.119%,α-细辛醚RSD 0.116%;重复性试验β-细辛醚RSD 0.877%,α-细辛醚RSD 0.815%;稳定性试验室温下20 h内样品中β-细辛醚RSD 0.42%,α-细辛醚RSD 0.25%;准确度β-细辛醚平均回收率为97.7%(RSD1.9%),α-细辛醚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 1.5%)。所收集的石菖蒲样品中β-细辛醚含量1.12%~3.51%,α-细辛醚含量0.03%~1.01%。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石菖蒲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在皮肤黑色素瘤(SKCM)中的预后价值,分析UCP2表达与SKCM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I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GEPIA在线数据库分析SKCM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UCP的差异性表达,探讨UCP表达与SKCM预后之间的关系。HPA数据库分析UCP2在正常皮肤单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使用TISCH分析UCP2在SKCM中单细胞水平的表达情况。TIMER分析UCP2表达与总SKCM、原发性SKCM和转移性SKCM患者肿瘤微环境(TME)中主要免疫细胞及其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UCP2在SKCM癌组织中高表达,UCP2高表达患者的OS和DFS均长于低表达患者(均P<0.05)。正常皮肤和SKCM单细胞分析显示,UCP2表达与免疫细胞亚群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同时与SKCM中趋化因子、受体、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免疫抑制剂和免疫激活剂五类免疫途径密切相关(均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UCP2高表达与总SKCM和转移性SKCM患者高OS密切相关(均P<0.05)。UCP2表达与总SKCM、原发性SKCM、转移性SKCM患者TME中TIC之间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淫羊藿肠吸收成分及其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高、中、低质量浓度淫羊藿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肠囊液,采用HPLC检测肠吸收液样品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计算累计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常数,比较淫羊藿提取物与肠吸收液中指标成分的比例变化情况。结果:提取物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均可在肠吸收液中检测到,针对其中5种主要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与淫羊藿次苷Ⅱ成功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提取液中、低质量浓度时,这5种成分分别在空肠前、中段的累积吸收量最大,而高质量浓度则后移至回肠段;3种给药质量浓度下,5种成分的肠吸收均为线性吸收(R20.9),符合零级吸收速率;吸收速率常数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提示各成分的体外肠吸收为被动运输;不同质量浓度淫羊藿肠吸收液的成分间比例与原提取物中各成分间比例存在差异。结论:淫羊藿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次苷Ⅱ与淫羊藿苷5种成分均可被小肠吸收,外翻肠囊法可有效地评价各成分的吸收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抑制因子a(NFKBIA)表达与皮肤黑色素瘤(SKCM)患者预后及其与肿瘤微环境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利用GEPIA2数据库分析正常皮肤和SKCM组织中NFKBIA的表达差异,GEPIA2和Ualcan数据库分析NFKBIA与SKCM预后关系,TIMER和TISIDB数据库分析NFKBIA与SKCM中TIL和免疫调节基因的关系。选用TISCH和CancerSEA数据库从单细胞水平分析NFKBIA与SKCM细胞亚群及其相关的功能状态关联性。选取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保存的14例SKCM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验证SKCM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FKBI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FKBIA在SKCM组织中呈低表达,并且低表达的SKCM患者预后差(P<0.05)。NFKBIA表达与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DC浸润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NFKBIA表达与SKCM中TIL丰度和免疫调节基因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NFKBIA在SKCM单细胞...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丘疹,瘙痒明显,伴全身乏力及发热,最高体温达40℃。20天前患者皮疹较前加重,局部糜烂渗出、覆有较厚痂皮。我科曾以"多形红斑、发热待查"予以抗过敏及抗感染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患者既往有男-男性行为史。体格检查:BP 102/50 mmHg,P 120次/分,R 23次/分,T 39℃,食欲差,中等身材,精神差。双侧腋窝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质硬、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检测波长下同时测定赤芍中儿茶素、芍药苷、苯甲酸、丹皮酚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5μm250&#215;4.6mm,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nm(儿茶素、芍药苷、苯甲酸),275nm(丹皮酚),流速1mL·min-1,柱温30℃。结果不同产地赤芍中4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7批不同产地赤芍药材中儿茶素、芍药苷、苯甲酸和丹皮酚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52%、1.044%-4.326%、0.126%-0.249%、0.022%-1.06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赤芍药材中儿茶素、芍药苷、苯甲酸、丹皮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预测皮肤黑色素瘤(SKCM)预后的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风险模型,寻找与SKCM预后相关的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得SKCM的lncRNAs的表达谱,以构建自噬基因与lncRNAs共表达网络。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寻找与自噬相关lncRNAs。根据自噬相关lncRNAs建立风险评分,并使用Cox回归检验其是否为独立的预后因素。利用GO和KEGG分析自噬相关lncRNAs的功能富集。结果:SKCM中鉴定出有11个自噬相关lncRNAs,其中7个(USP30-AS1、HCP5、WAC-AS1、EBLN3P、AL162171.1、LINC00339、THCAT158)是保护性因素,4个(LINC00518、AC009570.1、AC009495.2、LINC00665)是危险因素。根据风险评分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高风险组SKCM预后明显差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回归提示风险评分(HR=1.333,95%CI:1.214~1.465,P<0.001)是影响S...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起步虽晚,但却发展迅猛。近年来中药质量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中药市场还相当混乱,采取一种分析技术对假、劣伪中药材的鉴定,是改善中药市场现状,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高新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鉴定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用NIRS对中药进行定性分析和含量测定,具有高效、便捷、无损、环保,无前期预处理、无污染、无破坏性,结果准确等优势,在中药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然而近红外光谱的有效信息提取利用率低,对微弱信息识别困难,相对灵敏度低,不适合痕量分析等缺点也是未来需要完善的方向。文章中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药材真伪、掺伪、产地、同属中药品种及中成药的鉴别方面和含量测定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