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对比不同保留瓣下结构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效果,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从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心脏外科接受二尖瓣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为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后叶及瓣下结构的患者,而观察组为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全瓣叶及瓣下结构的患者,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升压药物使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Ⅰ级人数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心功能Ⅳ级人数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 (11/42) (P<0.05).结论 行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全瓣叶及瓣下结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全部先心病的1/5,也是最早可用外科手术完全治愈的先心病,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在胸腔内结扎或缝闭术。我所从1989年12月到1900年6月底共进行了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10例,具有不少优点,特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10例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12岁,平均年龄6.8岁。全组均在1岁以内发现心脏杂音,其中8例有经常感冒史,有2例  相似文献   
3.
罕见的肠系膜上动脉瘤1例手术成功报告福建心血管病研究所林隆辉,刘文林,林承元肠系膜上动脉瘤罕见,至今国外共报告89例,国内未见报道。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性,47岁。1993年9月入院,住院号359539.患者因持续腹痛3周伴高血压于1993...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心脏瓣膜退行性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青少年心脏瓣膜退行性变是一种独特的疾病。研究它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病理变化有重要意义。方法:1983年1月至1993年12月,对535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替换术。结果:23例19岁以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瓣膜粘液样退行性变,占同期瓣膜替换手术病例的4.29%。结论:青少年心脏瓣膜退行性变是一组临床特点鲜明、病理改变独特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心脏胶原纤维代谢异常可能是原发缺陷。手术治疗方法仍在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与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采用血栓抽吸系统(AngioJet)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DV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疾病发生时间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2周,48例)和亚急性期组(2~4周,32例)。两组均行AngioJet联合置管溶栓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健肢周径差、溶栓药量、溶栓疗程、住院时间、即刻静脉通畅率、症状体征、出血发生率、支架植入率及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健肢大腿周径差、患健肢小腿周径差、住院时间、出血发生率和支架植入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健肢大腿周径差和患健肢小腿周径差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尿激酶用量和溶栓疗程均少于亚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静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急性组即刻静脉通畅评分及Villalta评分明显低于亚急性组,即刻静脉通畅率高于亚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窦瘤是比较少见的心脏病 ,常伴有高位室缺 ,窦瘤破裂后多数病人在数周或数月内因心衰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 [1 ] ,而及时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 [2 ] 。我院从 1 995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手术治疗 5 1例 ,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5 1例 ,男 38例 ,女 1 3例 ;平均年龄 2 5 .9岁 ( 6~5 1岁 )。劳累或剧烈活动后发病 2 0例 ,情绪激动及车祸后发病各 1例。 2 4例诉突发性胸痛、心悸、气短 ,1 8例出现心衰 ,8例有发热史 ,3例咯血。心功能 级 1 0例 , ~ 级 2 8例 , 级 1 3例。胸骨左缘第 2至 4肋间闻及连续性心脏杂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术后切口深部感染(DWSI)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 335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深部感染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的方法对患者切口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此外,感染组患者进行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疗效情况。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感染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导致切口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性别、手术类型等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使用多元逐步logistic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是造成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观察组患感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该研究发现高龄与糖尿病为导致切口深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切口深部感染的对症治疗能显著改善其感染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不同抗凝时长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Cockett综合征支架植入术后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诊治的1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Cockett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根据术后抗凝时间分为常规抗凝组(对照组,n=75,抗凝时间6个月)和延长抗凝组(观察组,n=75,抗凝时间>6个月),对比两组支架畅通率、血栓清除率、Villalta评分和肢体周径差,以及凝血功能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6、12个月支架畅通率和血栓清除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小腿周径差和大腿周径差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症状、体征和Villalta总评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均延长,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Cockett综合征支架植入患者术后抗凝时间,可减轻临床症状,对支架畅通度、血栓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