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复发性口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可出现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好发于唇、颊、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中医将此病归于口疮范畴,历代医家认为与寒、热、火、伏火、瘀、毒、湿等相关,病性多实,或虚,或虚实夹杂。本病发病因素复杂,临床迁延缠绵,西医上目前无根治性良药,中医药疗效得到医学界的认可。本文从内外施治、辨证论治、医家经验、单味中药疗效、针灸及其它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黄褐斑,是一种以颜面皮肤色素改变而呈现出局限性、或浅或深的褐色斑的常见面部皮肤病,中医称之为"黧黑斑""肝斑""蝴蝶斑""面尘"等。中医认为"皮肤乃五脏之境",本病虽表现在皮肤,却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司及气血瘀滞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发生黄褐斑的诱因与遗传、内分泌失调相关,从而导致色素沉积~([1])。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P53、bFGF、PTEN 3种基因蛋白在湿热型大肠管状腺瘤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湿热型大肠管状腺瘤与上述3种基因蛋白表达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50例中医辨证为湿热证的大肠管状腺瘤患者为试验组,另随机选取20例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的健康者为正常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分别检测比较P53、bFGF、PTEN蛋白在试验组与正常组,以及在试验组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①试验组P53、bFGF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试验组PTEN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②试验组中P53、bFGF在HGIN组表达强度高于LGIN组(P<0.05),PTEN在HGIN组表达强度低于LGIN组(P<0.05)。结论在大肠黏膜瘤变过程中伴随着P53、bFGF表达增强、PTEN表达下降的情况,三者表达变化可能与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P53、bFGF、PTEN 3种基因蛋白在湿热型大肠管状腺瘤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湿热型大肠管状腺瘤与上述3种基因蛋白表达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50例中医辨证为湿热证的大肠管状腺瘤患者为试验组,另随机选取20例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的健康者为正常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分别检测比较P53、bFGF、PTEN蛋白在试验组与正常组,以及在试验组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①试验组P53、bFGF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试验组PTEN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②试验组中P53、bFGF在HGIN组表达强度高于LGIN组(P<0.05),PTEN在HGIN组表达强度低于LGIN组(P<0.05)。结论在大肠黏膜瘤变过程中伴随着P53、bFGF表达增强、PTEN表达下降的情况,三者表达变化可能与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补气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乳腺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相关性手足皮肤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相关性手足皮肤反应气虚血瘀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联合补气通络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手足皮肤反应分级、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足皮肤反应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乳腺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手足皮肤反应可改善手足皮肤反应分级,提高临床疗效,恢复体力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全球癌症发病情况研究进展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超越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估计每年有230万新发病例,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1.7%[1]。乳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脑、肺、肝、骨、淋巴结,转移率约4%~43%,而发生胃肠道转移尤为罕见,发生率约为0.3%[2]。乳腺癌胃转移主要表现为肿瘤胃黏膜下浸润性生长,与原发性胃癌常常难以鉴别,而二者的鉴别对于治疗方案的制订显得至关重要。我院收治的1例晚期乳腺癌术后发生胃转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1例扁平隆起型乙状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ereading tumor,LST)的临床诊治过程,探讨扁平隆起型大肠LST在内镜下可能的漏诊原因,以期提高LST临床检出率;通过文献复习,对LST的内镜诊断、病理类型、临床特征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思考,为今后临床对LST的研究和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d (ginsenoside Rd,GS-Rd)对锌指E盒结合蛋白1 (Zinc-finger E-box binding protein 1,ZEB1)在脑胶质瘤血管生成中的分子调控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q RT-PCR检测ZEB1在脑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分子对接模拟实验预测与ZEB1结合的小分子。构建ZEB1过表达/沉默表达细胞系研究ZEB1在脑胶质瘤中的调控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CCK-8实验、血管形成实验检测GS-Rd处理对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结果:ZEB1在脑胶质瘤细胞中高表达,且促进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GS-Rd被预测到能与ZEB1结合,并且能明显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回复实验结果显示,GS-Rd处理可显著抑制ZEB1过表达诱导的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结论:该研究证实了GS-Rd通过结合ZEB1抑制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应用GS-Rd或抑制ZEB1功能可能是抑制脑胶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