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估甲氨蝶呤 (MTX)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并选用异环磷酰胺 (IFO)作为对照。MTX组予MTX 1 0mg/周 ,肌注 ,IFO组予IFO 1 .0g,2次 /周 ,4周后改为每 2周 1次 ,静注。两组均联用激素。观察指标包括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 (SLEDAI)、尿蛋白、血肌酐、C3 、ANA、抗ds -DNA等及感染、白细胞减少、闭经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 6个月时 ,除血清白蛋白、ANA外 ,两组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5 ) ,但MTX组尿蛋白减少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MTX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IFO组 (P <0 .0 5 )。结论 MTX可作为治疗SLE的有效药物 ,且卵巢毒性等不良反应少 ,对年轻女性有益。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简称AA-PNH综合征)临床少见,我院1979~1988年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例均为男性,年龄16~30岁;占同期AA住院病人2%,占PNH住院病人12%。其诊断依据按1987  相似文献   
3.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男性SLE临床上较少见 ,误诊率高 ,病情较重 ,预后较差。为探讨男性SLE的临床及免疫学特点 ,我们对 37例男性SLE患者和同期住院的 2 4 3例女性SLE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以提高对男性SLE的诊治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 1993年~ 2 0 0 0年我院住院的SLE患者 ,男性 37例 ,年龄 12~ 4 5岁 ,平均年龄2 6 1岁 ;女性 2 4 3例 ,年龄 12~ 5 8岁 ,平均年龄 31 5岁。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1982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 …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较普遍合并肾脏损害 ,既使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者有时诊断也比较困难 ,临床上易漏诊或误诊 ,是该病的重要死因之一。在未能普遍开展肾活检的情况下 ,可根据其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和治疗对提高早期诊断率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此 ,笔者对内科 1996~ 1999年收治的 5 2例狼疮性肾炎 (L N)进行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 1996~ 1999年共收治且资料齐全可供分析的 SL E患者 6 7例 ,伴肾脏损害 5 2例 (77.7% )。男性 9例 ,女性 5 8例 ,男女比例为 1∶ 6 .4 ;中位数年龄 32岁(14~ 5…  相似文献   
5.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患者多因急变而死亡,急变可视为终末期最常见的表现。本文分析我室33例慢粒急变的临床资料,重点探讨慢粒急变的分型及细胞化学染色特点。分型的方法和结果本研究收集经我室确诊的慢粒急变患者血液及骨髓涂片。大部分患者做了苏丹黑染色(SB)、过氧化酶染色(POX)、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AKP)、非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76年8月至1981年3月进行了60例骨髓病理活检,初步观察了骨髓组织中非造血组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0例骨髓病理活检标本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在20岁以下3例,21~30岁18例,31~40岁7例,41~50岁16例,51~60岁10例,61岁以上6例。骨髓细胞学诊断见表1。  相似文献   
7.
由于肺功能测定可以提供功能损害的数据,说明其改变程度,它已由生理学的研究而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上和工业卫生上。在临床和X线检查表现有明显肺功能损害者,肺功能测定也必然有损害无疑,对此等患者仅表明其损害的深浅而已。肺脏的生理储备功能相当强大,功能常数范围颇广,当疾病轻度时富有代偿能力,虽其功能已有潜在损害,临床可有明显表现,故生理与病理每相接近,甚至上下重叠,难分截然界限。  相似文献   
8.
(1)本文报告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自1950—1962年止,十二年内400例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其发病率占同时期内科总住院人数之2.8%,较国内其他地区为低。 (2)本组病例男性225例,女性175例,男女相对发病率为1.3:1,年龄为51—60岁最多见占36.6%,如以41—70岁统计占全组之70.4%,在30岁以下仅有21例,只占5.25%,20岁以下者只有一例。 (3)高血压病的表现,头痛最为多占50.5%,其灰为眩晕占49.5%,心悸占36.25%,体征常见者心脏浊音介扩大者占36.2%,主动脉办区第二音增强占31.6%,心尖区有吹嘘性收缩期杂音占31.1%,有非炎症性腮腺肿大占2.7%。 (4)眼底视网膜发生不同程度改变者占68.1%,心电图有改变占62.73%,两者改变与病情程度有密切关系,但并不绝对成正比关系。 (5)本组发生并发症者37.5%,死亡率占14%。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髂和软组织,产生M蛋白及其多肽链物质,引起骨髂破坏,肾脏病变和贫血等症状,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收集我院1978~1987年住院治疗25例MM,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血液系统的常见病,末稍血液和骨髓检查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方法。1981年河北廊坊会议制定试行诊断标准。但在临床实践中乃会遇到具体问题,尚需进一步理解与明确,以利本病诊断。现将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资料较完整的200例再障的血、骨髓象(包括部分细胞化学染色)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本病的细胞形态学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