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我院SLE并DAH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SLE并DAH的发病率为1.3%(17/2235;女性16例,SLEDAI评分平均(14.1±3.2)分;常见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咳血;患者接受积极抗感染、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死亡率为59%(10/17)。结论:DAH是SLE的少见并发症,好发女性,多发生于SLE活动期,常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何志捷  林小鸿  黄子通 《吉林医学》2009,30(21):2644-2646
目的:探讨长托宁取代阿托品成为抢救有机磷中毒首选药物的可能性。方法:在广东省8家医院展开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比较长托宁和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8家医院共180例患者入选,与阿托品组比较,长托宁组患者的用药次数、住院天数显著减少(P〈0.01);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9%和90.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比较,长托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托宁优于阿托品,可成为抢救有机磷中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林小鸿 《家庭医生》2011,(21):58-59
当心脏病发作时,心脏就像一个盛满水的杯子,加一滴水就会溢出来。一个不恰当的动作就可能让心脏崩溃,一念之差就可能阴阳相隔!  相似文献   
4.
血压偏低就与中风绝缘了? 老胡退休好几年了,每天都去公园散步、下棋,活得挺惬意。他还认识了不少年纪相仿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除了谈论彼此的子女,最常聊的就是健康话题了。  相似文献   
5.
长托宁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长托宁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治疗的作用。方法:将3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3组:长托宁组(12例)、山莨菪碱组(12例)和休克对照组(11例),密切监测用药前后患者神志、血压、心率、CVP、末梢循环和尿量等指标。结果:长托宁和山莨菪碱在脓毒性休克的辅助治疗中都有良好的作用;长托宁使用方便,不加快心率。结论:长托宁在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显著优于山莨菪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除颤前心肺复苏(CPR)对室颤频率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家猪分为4组,每组动物8只,分别制作闭胸电诱发室颤模型:A组室颤3 min后给予直接除颤:B组室颤3 min后予CPR 2 min后再进行除颤;C组室颤7 min后进行直接除颤;D组室颤7 minn后予CPR 2 min后再进行除颤.结果:室颤发生后频率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1 min时室颤频率为12.3±1.8 Hz,3 min时为8.1±1.4 Hz,7 min时为6.8±1.2 Hz(P<0.05),B组和D组CPR后室颤频率显著增加(B组:13.1±2.1 Hz,D组:10.4±1.5,P<0.05).A组和B组各8例均经除颤后立即恢复自主循环.除颤后立即恢复自主循环者C组有2例、D组5例:除颤后出现无脉性心电活动,经CPR后恢复自主循环者C组有6例、D组3例(P>0.05).结论:除颤前CPR可增加室颤的频率,可改善长时间室颤的自主循环恢复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ARS患者康复后4年内血清抗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M(SARS-CoV-IgM)和IgG(SARS-CoV-IgG)的动态变化.方法:前瞻性跟踪50例SARS患者血清抗SARS-CoV-IgM和IgG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该组患者患SARS后第0~10 d、11~20 d、21~30 d、31~40 d、41~50 d、51~60 d、61~70 d、71~80 d、81~90 d、91~120 d、121~150 d和第4年血清抗SARS-CoV-IgM和lgG的变化.结果:抗-SARS-CoY-IgM和IgG阳性率均在SARS发病10d后逐渐升高.并在发病后31~40d达100%,但抗-SARS-CoY-IgM阳性率在发病51~60d后逐渐下降,发病后第4年为0;抗SARS-CoV-Igc阳性率在发病81~90d后逐渐下降,发病后第4年为47%.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而IgG下降缓慢,在体内维持时间较长.结论:根据SARS患者血清中抗-SARS-CoV-IgM在体内维持时间短和IgG在体内维持时间长的特点,抗-SARS-CoV抗体可用于SARS流行病学追踪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6/8,其中黑便和呕吐咖啡样物各3例,经治疗7~15天,痊愈4例,死亡2例.结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需尽早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猪心室颤动及心肺复苏(CPR)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BAR)密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0头猪在CPR前后取外周血,用^3H-DHA放射性配基法测定其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密度。结果:猪外周血淋巴细胞BAR密度在CPR后升高,2h达峰值,4h后下降至正常偏低的水平。结论:猪心室颤动及CPR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BAR密度的变化规律,可能用于指导进一步的实验性及临床上的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AMI患者(A组)3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B组)40例和AMI患者(C组)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与B组比较,A组发病年龄大,(73±9)岁vs(56±10)岁;多数有动脉粥样硬化,23/34 vs 10/40;血压低,(98.58±15.80)/(56.19±14.07)mmHg vs(118.25±10.16)/(74.68±13.44)mmHg;心率快,(104.53±14.60)bpm vs(86.32±11.44)bpm;血红蛋白低,(86.09±15.31)g/L vs94.68±14.29)g/L;死亡率高,18/34 vs 6/4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胸痛的发生率低(10/34 vs 35/40,P<0.05),神志改变发生率高(21/3 vs 43/40,P<0.05)、死亡率高(18/34 vs 5/40,P<0.05),气促的发生率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3/34 vs 20/40,P=0.05).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AMI临床表现不典型,对于老年、既往有动脉粥样硬化史、血压低、心率快、血红蛋白低的患者需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适当处理,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