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把重型颅脑外伤65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前组于入院或急诊手术后即用亚低温治疗,将直肠温度控制于33~35℃,持续3~5 d;后组行常规治疗.并按Glasgow预后分级评定患者的预后.两组分别于入院后及治疗后第1、3、5、7 d检测血糖和胰岛素含量,观察其动态变化,并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型颅脑外伤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升高.亚低温组治疗5~7 d后血糖水平较治疗后1 d及常规组治疗同一时期显著下降,两组观察期内胰岛素水平则无显著差异.亚低温组病死率为28.1%,常规组病死率为54.5%.入院时血糖≥11mmol/L者预后较差.结论亚低温治疗有可能通过缓解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水平下降,从而减轻颅脑损伤患者糖代谢紊乱,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神经外科医生采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GCS评分在3~5分或伴有严重脑肿胀者,容易在开颅减压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急性脑膨出,死亡率极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2003年开始应用了硬脑膜预先减张技术,与我院同期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相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应用"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肿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66例合并急性脑肿胀的颅脑损伤手术,36例应用新的方法手术(术中行"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30例应用传统方法.结果术中应用新方法治愈19例,中残8例,重残1例,死亡8例,治愈率52.8%,中、重残率25.0%,死亡率22.2%;传统方法治愈12例,中残4例,重残1例,死亡13例,治愈率40.0%,中、重残率16.7%,死亡率43.3%.结论应用"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肿胀患者是效果显著的术式,可以明显地降低此类疾病的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方式,提高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6例外伤性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病例进行分型手术治疗。结果3个月后根据GOS预后评级,36例中恢复良好31例,中、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34例术后避免枕骨缺损。结论对外伤性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病例进行分型手术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作患者亚低温(33-35℃)治疗后的脑组织氧分压(PtiO2)、二氧化碳分压(PtiCO2)和pH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重型脑伤患者(GCS3-8分)41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1例,常温对照组20例。动态监测伤后急性期脑组织PtiO2、PtiCO2和pH值,观察两组各个指标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亚低温治疗24h后,服组织PtiO2和pH值逐渐上升,PtiO2逐渐下降,并趋于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持续性PtiO2<1.33kPa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PtiO2≥1.33kPa的患者(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减轻脑伤患者的服组织氧代谢紊乱,改善预后,且需尽早进行。脑组织PtiO2、PtiCO2和pH值动态监测技术安全可靠,对临床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三维超声、宫腔镜联合对<3cm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经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诊断的直径<3.0cm粘膜下肌瘤患者85例。结果经三维超声单独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30例,经宫腔镜单独诊断为粘膜下肌瘤55例,经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联合诊断为粘膜下肌瘤85例。结论三维超声和宫腔镜无创伤但漏诊率比较高;对直径<3.0cm粘膜下肌瘤患者可运用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联合诊断作为子宫粘膜下肌瘤筛查手段,这二种手段联合诊断准确直观,是子宫粘膜下肌瘤确诊及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GCS3~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手术经验。方法:对32例GCS3~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GCS3~5分特重型颅脑伤存活21例(65.6%),其中恢复良好11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11例。结论:依次采用术前血肿钻颅引流、脑室外引流、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等综合减压策略,使颅内压逐渐平稳地下降、避免术中继发脑损伤的发生,可显著改善GCS3~5分特重型颅脑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静脉窦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紧急处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静脉窦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紧急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2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静脉窦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紧急处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完成静脉窦损伤的紧急修补,止血明确。26例中恢复良好15例、中残7例、重残1例、死亡3例。结论根据手术中静脉窦具体的损伤特点采用相应的修补方法,尽早控制致命性大出血,恢复静脉窦血流,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合并静脉窦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自体颅骨不同离体时间深低温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人自体颅骨不同离体时间的活骨细胞成活率和深低温保存后回植骨的愈合情况。方法 对 8例人的不同离体时间颅骨进行病理学上的活骨细胞存活率统计 ,并通过相关指标观察早期组 (2 5例 )与后期组 (2 7例 )之间的差异。结果 人颅骨细胞成活率随离体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 ,人颅骨细胞成活率离体 1、2及 3h分别为 (90 .5± 5 .0 ) %、(87.8± 4 .0 ) %、(74.1±6 .6) % ,与离体后即刻固定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早期组与后期组 6~ 8个月的头颅X线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显示成活良好率分别为 1 8/ 2 5(72 .0 0 % )、2 6/ 2 7(96 .30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自体颅骨回植非深低温状态的离体时间愈短愈好 ,以不超过 1h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磁共振(MR)新技术观察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延髓的血管与神经解剖比邻的空间关系。方法应用高分辨3D—FIESTA及MRVE成像技术对26例临床拟诊断神经源性高血压患者检查。结果颅神经进入脑干区延髓腹外侧血管压迫或接触13例,其中V1例、Ⅸ和x12例,未见明显血管压迫及接触的13例。结论MR3D—FIESTA成像及MRVE后处理技术能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延髓的神经血管关系,对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