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6月14日路透社Divya Grover:强生公司宣称,他们研制的试验性抗流感病毒药中期试验的结果显示能显著减低流感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该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该药(pimodivir)单用或与奥司他韦联合治疗急性非复杂性季节性流感的疗效。数据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单用pimodivir治疗可使患者体内病毒载量从开始用药的7 d内显著减少,与单用pimodivir治疗相比,pimodivir与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沙门菌胃肠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8—2013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沙门菌胃肠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998—2013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患者中共检出沙门菌感染者235例,以2006—2013年检出的病例为主,占96.17%,每年的5月到10月为沙门菌感染高发期。沙门菌感染多在食用污染的食物12~24 h后起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及发热;排便每日3~4次至20~30次,多呈水样,粪便中偶含有黏液或呈脓血便;患者体温波动于38~39.4℃,可伴有畏寒。健康的成年人感染沙门菌后症状持续2~5 d后可恢复,而年老体弱者则可持续较长时间。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发生严重脱水。结论:了解沙门菌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有利于该类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卫生官员透露,已发现一种罕见的耐药真菌感染。在英国超过55所医院的200余例患者发生这种感染。英国卫生部(PHE)表示,大约有四分之一病例出现有症状的耳念珠菌感染,其中27例为血流感染患者。8年前,耳念珠菌感染在日本首次发现,它虽然罕见但存在医院内患者之间传播的倾向。自从2009年日本从1例患者的耳道中分离出耳念珠菌之后,至少在韩国、科威特、印度、委内瑞拉等8个国家有报道该菌与血流感染、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肠球菌属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率,分析生物膜的形成能力与毒力基因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5-2017年临床分离自无菌体液的肠球菌属细菌,使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肠球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并进行形成能力的强弱分级,采用PCR方法筛查7种常见的肠球菌毒力基因以及Fsr群体感应系统基因(fsrA、fsrB、fsrC)。结果共收集了112株肠球菌菌株,其中粪肠球菌52株,屎肠球菌60株;两者生物膜形成的阳性率分别为63.46%和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2株粪肠球菌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esp 40.38%、gelE 69.23%、sprE 73.08%、asa157.69%、cylA 46.15%、cylB 48.08%、cylM 50.00%、fsrA 40.38%、fsrB 42.31%、fsrC 80.77%,携带esp、asa1、cylA、cylB、cylM和fsrB基因的菌株更易形成生物膜。60株屎肠球菌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esp 65.00%、gelE 10.00%。结论粪肠球菌比屎肠球菌更容易形成生物膜;多种毒力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相关,提示生物膜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基因调控,而是由多个基因多系统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细菌感染患者早期病原及耐药性分子诊断技术,以便尽早实施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扩增细菌23S rRNA基因序列,同时扩增多种耐药基因,设计探针,通过基因芯片杂交技术识别其差异序列,鉴别细菌,检测耐药基因,用于病原早期诊断和耐药谱测定;收集血培养标本223份,脑脊液、胸水、腹水标本339份,尿液标本514份,比较所建立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一致性,验证所建立技术的可靠性。结果 基因诊断方法可正确检出常见病原菌,并检测其是否携带mecA、SHV、CTX-M-1组和CTX-M-2组耐药基因。检测血、尿及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时,所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与常规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6.4%、99.8%和99.7%,总体符合率为99.1%,耐药性检测与传统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率为95.7%,其准确性与常规方法相当,检测时间比常规方法平均减少(2.09±1.15)d。结论 多重PCR-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可用于耐药菌感染的病原早期诊断和耐药感染的同步检测,应用于临床可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副溶血弧菌胃肠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998-2007年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肠道门诊副溶血弧菌胃肠道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0年期间共有副溶血弧菌感染患者2 247例,患者例数近年来略有减少趋势,以5~10月间多见,6~9月为高峰期,临床表现多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结论:了解副溶血弧菌感染的典型症状有助于更好的治疗该类感染.  相似文献   
7.
随着无菌术和抗菌药物的发展,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正在下降,但感染仍属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快速、准确、灵敏地检测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及其耐药基因。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利用细菌23S rRNA基因序列信息和某些耐药基因作为检测靶基因,设计针对不同菌属的寡核苷酸探针和耐药基因探针的基因芯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荧光标记目的DNA片段,通过杂交反应检测致病菌及其耐药基因。结果在理想状态下(检测试剂盒抽提的细菌基因组DNA)检测的结果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灵敏度相当(10^3~10^6细菌/ml),并在部分临床分离株、耐药标准菌株中进行验证,显示该方法有良好的特异性及可重复性。细菌种类能鉴别到种水平的有16种,能鉴别到属水平的有7类。覆盖了临床常见的多种病原菌,并且还可同期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耐药。结论DNA芯片检测具有快速、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是常规鉴定方法的一种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正>当临床分离的MRSA株对万古霉素敏感但MIC1.5~2.0mg/L时,因为有治疗失败的潜在风险,许多临床医师不会选择万古霉素治疗MRSA菌血症。为了了解此常见治疗方案的有效性,Adani和他的同事们对166例MRSA菌血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都曾接受万古霉素治疗且疗程72h。他们所在医院只根据CLSI的折点判断报告敏感性。不报告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的实际MIC值,也不影响临床医师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9 1例患者分离的MRSA,万古霉素的MIC2mg/L;另外一组为7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所有血培养阳性的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WH()NET 5.0进行分析.结果 华山医院1995到2004年十年间病史资料完整的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共395例.共分离获4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7.4%、革兰阴性菌占45.1%、真菌占7.6%.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1.4%)、金黄色葡萄球菌(17.9%)、大肠埃希菌(13.6%)、肺炎克雷伯菌(10.8%)、念珠菌属(7.4%)、肠球菌属(6.0%)、假单胞菌属(6.0%)及不动杆菌属(3.7%).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分别占62.8%和87.1%.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度为46.0%~78.0%和27.7%~40.4%.结论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略高于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程度高.念珠菌属在血流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