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斑秃患者血清γ干扰素和白介素10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斑秃患者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 1 0检测 ,了解斑秃患者的Th1和Th2免疫功能状况 ,探讨其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病情将 61例患者分为限局性斑秃 (AA ,n=5 1 )、全秃 /普秃 (AT/AU ,n =1 0 )患者两组 ,健康对照组 (control,n =1 8)年龄、性别与两患者组相匹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检测 3组血清的IFN -γ和IL -1 0水平。结果 :( 1 )IFN -γ水平 :AT/AU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AT/AU组与AA组以及AA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2 )IL -1 0水平 :AT/AU组、AA组和对照组三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7)。结论 :IFN -γ可能与病情严重的全秃 /普秃有关 ,IL -1 0可能与斑秃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3.
91例早期梅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以来,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为探讨早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和疗效的差异,现对1995—1998年我科门诊的91例早期梅毒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59例,女32例,男女比例1.84:1。年龄男20~69岁,平均32.86岁;女19~36岁,平均25.91岁。传染途径:有不洁性史者男57例,女25例;由配偶或性伴传染者各2例和7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疤痕疙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12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至瘢痕,4周1次,酌情注射1~5次,B组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2周1次,酌情注射1~5次,6月和12月后随访。结果A组116例(皮损477个),痊愈率82.39%,有效率95.81%,半年复发率9.89%,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21%,其中女性月经失调发生率5.97%,B组96例(皮损389个),痊愈率75.32%,有效率88.43%,半年复发率13.8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88%,女性月经失调发生率19.64%。结论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疗效更佳,对女性患者月经影响较少.但复发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5.
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为一种慢性系统性真菌病,皮肤型着色真菌病是由着色真菌因外伤或感染植入,在皮肤深层引起感染所致。本病在国内首先由尤家骏于1951年报告一例,此后全国各地陆续有不少报告,尤以山东章丘为多,呈流行性。我省曾报告三例,但赣南地区尚无报告,现将我们所遇二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T-bet、GATA-3 mRNA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方法:按入选标准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提取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以GAPDH基因作为内对照,检测T-bet mRNA和GATA-3 mRNA的表达,并计算两者的比值.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PBMC 中T-bet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51±1.28,2.87±1.40,P<0.01),GATA-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9.32±8.42,0.037±0.016,P<0.01),T-bet/ GATA-3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0.26±0.32,96.63±85.03,P<0.01 ).结论:慢性荨麻疹病的发生伴有Th1/Th2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7.
幼年黄色肉芽肿(JuvenileXantho-granuloma)又名痣样黄色肉皮瘤(Naevoxanthoendothelioma),为良性播散性黄瘤性和肉芽肿性的皮肤、粘膜和眼的疾病。由于本病少见,现将我们所遇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及慢性荨麻疹患者检测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特异性IgG(sIgG)对临床的指导及意义.方法 分析101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性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sIgE及食物sIgG结果 ;其中诊断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6例,其中53例联合使用氯雷他定及玉屏风治疗,53例患者仅使用氯雷他定治疗,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对治疗疗效及结果 进行分析,同时停药4周及8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101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sIgG和sIgE的检测结果 不一致(P<0.01).0~15岁组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81.1%(43/53),对照组有效率为67.9%(36/53),联合组治疗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联合组复发率为9.3%(4/43),对照组复发率为22.2%(8/36);停药8周后联合组复发率为16.3%(7/43),对照组复发率为36.1%(13/36).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联合测定吸入性sIgE和食物过敏原sIgE及sIgG是寻找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的有效方法 ,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有效,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冻干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粉针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冻干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粉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冻干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粉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冻干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粉针治疗白癜风能明显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维A酸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的效果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仅给予0.1%阿达帕林凝胶局部外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异维A酸与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体内孕酮(P)、睾酮(T)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雌二醇(E2)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相对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维A酸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其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降低体内性激素水平,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医师在使用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