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08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慢性肝炎为28.7%(31/108),慢性重型肝炎为19,4%(21/108),肝硬化为51.9%(56/108),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糖重度升高的比率,肝硬化为50%,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5.2%(38/108)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通过饮食控制、保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除6例死于肝癌或重型肝炎外,余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成正相关。症状多不典型,须常规检查空腹、餐后血糖。经饮食控制、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同期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护肝治疗基础上应用苦参碱联合胸腺肽治疗,对照组予以一般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HBV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两组差异不大,但在肝功能改善、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BVDNA阴转或下降103copies·ml-1以上发生率方面,苦参碱联合胸腺肽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联合治疗组无毒副反应。结论苦参碱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降酶、退黄、改善肝功能作用,且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