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针对常用的4种实验动物(大鼠、小鼠、犬和食蟹猴)的主要脏器比较解剖学和病理取材规范,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3.
健康教育在促进免疫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教育是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主要指标,在实施免疫规划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已经正式实施,如何将健康教育和国家免疫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免疫规划的实施,笔者在总结山东省莱芜市将健康教育纳入免疫规划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作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昼夜节律基因对红花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基于红花花冠转录组及代谢组数据库筛选潜在调控红花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昼夜节律基因;用qPCR测定红花各部位以及花冠单日不同时间点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量,液质联用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量,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昼夜节律基因的互作蛋白。结果获得7个昼夜节律基因PRR1、PRR2、ELF3、FT、PHYB、GI、ZTL,其中PRR1基因与黄酮类化合物积累量呈正相关(r≥0.7)。PRR1全长3201 bp,编码421个氨基酸,与水稻OsPRR73基因高度同源,将其命名为CtPRR1(GenBank登录号:MW492035)。CtPRR1主要在花中表达,表达量在日间逐渐升高,晚间逐渐下降;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槲皮素、HSYA、山奈酚、Carthamin、山奈酚-3-O-葡萄糖苷以及野黄芩素的含量为白天逐渐降低,晚间逐渐升高,二者都有昼夜节律性且呈负相关(r≥?0.7)。酵母双杂实验得到2个热休克蛋白、3个AP2转录因子。结论CtPRR1对红花黄酮类成分的昼夜节律性积累起负调节作用;CtPRR1可能受这些互作蛋白的影响调控红花黄酮类成分的昼夜节律性积累。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5 0岁 ,因恶心、呕吐、腹泻、解酱油样尿 6d,少尿 3d入院。患者 6d前因进服鲩鱼胆一颗约半小时后 ,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每次量约 10 0~2 0 0g,每天 5~ 8次不等 ,第 2天即出现发热、体温 38 5℃、腰痛、解酱油样尿 ,在家自服中草药治疗 ,症状无缓解 ,3d前始上述症状加重伴尿少 ,每日尿量 2 0 0~ 30 0ml,伴心悸、烦躁、气促不适 ,即到当地卫生院输用地塞米松、呋塞米等药治疗 ,病情未见好转而急诊送入院。体查 :血压17/ 10kPa,颜面及双下肢无明显浮肿 ,中度贫血面容 ,皮肤轻度黄染 ,巩膜中度黄染 ,双肺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0.0%,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3.3%、53.3%,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恙虫病伴严重头痛时的治疗.方法对10年来12例恙虫病伴严重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了解恙虫病伴严重头痛时头颅磁共振表现、颅内压、脑脊液.结果6例存在轻度脑组织肿胀,7例颅内压升高,3例脑脊液轻度异常,12例均给予甘油果糖或联合甘露醇脱水治疗,头痛均明显改善,明确诊断后,在有效抗感染的情况下,酌情给予应用地塞米松,头痛均缓解.结论恙虫病伴头痛,多提示合并颅内损害,行头颅磁共振检查、颅内压测定,脑脊液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给予甘油果糖或联合甘露醇,以及在有效抗感染的情况下,酌情给予地塞米松,有助于改善患者头痛.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建立原代培养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体外筛药模型。方法:无菌状态下取雄性SD大鼠腹侧叶前列腺,称量后,剪成1mm3小块,经Ⅱ型胶原酶消化1h后,过滤、离心获取前列腺细胞,接种于24孔板培养并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获取的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板和24孔板培养12d后给予系列剂量(0.1-1000µM)的他莫昔芬和阳性药物爱普列特处理72 h,利用CCK-8法检测前列腺上皮细胞存活率并计算药物IC50值,并进一步通过Giemsa染色后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变化。结果:细胞鉴定结果显示,获取的细胞具典型上皮细胞形态特征,细胞角蛋白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表达阳性,提示所获细胞为前列腺上皮细胞。爱普列特与前列腺上皮细胞孵育72h后,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能够明显抑制前列腺上皮细胞生长,其IC50值为42.7µM,进一步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爱普列特未明显改变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形态,但能导致存活细胞数减少。他莫昔芬则对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镜下观察前列腺上皮细胞数量和形态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利用原代培养SD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可以成功建立前列腺增生体外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黄芩苷、野黄芩苷、汉黄芩素、咖啡酸、麻黄碱、射干苷、次野鸢尾黄素、黄芩素等8种中药成分的含量及其在我院自有制剂射干合剂中的应用。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ORBAX SB-C18(2.1 mm×5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35℃;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结合正负离子扫描切换,其中咖啡酸、野黄芩苷、射干苷采用负离子模式检测,黄芩苷、汉黄芩素、次野鸢尾黄素、黄芩素、麻黄碱采用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黄芩苷、野黄芩苷、汉黄芩素、咖啡酸、麻黄碱、射干苷、次野鸢尾黄素、黄芩素的定量限分别为1.44×10-4,4.20×10-3,2.95×10-4,7.80,4.90×10-3,4.6×10-2,3.18×10-4,4.85 ng·ml-1,检测限分别为4.32×10-5,1.3×10-3,8.84×10-5,0.77,2.90×10-4,3.33×10-4,9.5×10-5,1.46 ng·ml-1;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R2>0.992 3;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均在80%~120%。结论:本方法在20 min内实现这8种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射干合剂多成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TX)海豹油脂质体的抗肿瘤活性以及与脂肪乳的比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处方,通过高压乳匀法制备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测定其粒径、电位、包封率、体外释药、血浆中稳定性等。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以及采用荷肉瘤S180小鼠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考察各组抑瘤率和存活率。结果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的粒径在200 nm左右,Zeta电位为-30~-50 m V,包封率达95%以上。体外释放研究证明多西紫杉醇脂肪乳与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具有一定的p H敏感性,且推测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具有更强的缓释作用。血浆中稳定性研究证明多西紫杉醇脂肪乳与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在血浆中较稳定,释放行为缓慢。结论由MTT法结果得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多西紫杉醇脂肪乳与DTX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且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以荷肉瘤S180小鼠为模型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多西紫杉醇脂肪乳与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在血浆中12 h内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3.82±0.59)%与(12.91±0.60)%。说明剂型在血浆中较稳定,释放行为缓慢。另外,DTX组小鼠9 d存活率为0,多西紫杉醇脂肪乳组于9 d存活率为93.3%,而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组小鼠9 d存活率为100%,说明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使得耐受剂量提高,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与用药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