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结合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白细胞GCR结合量。结果61例SLE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前白细胞GCR结合量为(4156±1408)位点/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5072±1312)位点/细胞(t=3.506,P=0.01)。3个以上重要器官或系统受损者白细胞GCR结合量显著减低(t=3.262,P=0.002)。SLE患者治疗前白细胞GCR水平与SLE病情活动指数呈负相关(r=-0.487,F=18.372,P=0.001)。白细胞GCR结合量较低的患者应用GC的疗效较差,副反应较多见。结论SLE患者白细胞GCR结合量显著减低,这种变化与SLE患者病情活动性、重要系统器官受损情况以及GC的疗效和副反应等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误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中24例(28.2%)误诊。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误诊时间长短不一。临床医师应加深对本病的认识,通过对各种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和完善的实验室检查,可以降低本病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杨珂珂  徐玉梅  陆咏 《实用全科医学》2014,(8):1205-1207,1268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病原体种类、病原菌分布及其临床特点,明确感染的易感因素,为临床积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病房收治的738例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收集整理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计算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有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进一步分析,按照有无易感因素分成2组,并将2组患者相关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738例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中有82例发生了96例次医院感染,其中12例发生了2种及2种以上的感染,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其次是真菌和病毒感染,感染部位仍以呼吸道最常见,其次为泌尿道。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主要与原发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有无导管及合并症,并发症等有关,脑卒中病情越重,住院时间越长,卧床时间越长,其感染发生率越高,留置导管是导致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65例好转,17例死亡。结论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是医院感染的好发人群,且感染是该类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积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儿内科小儿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被确诊为肺炎的患儿105例病历资料,分析其患儿痰液标本中病原菌培养与检测结果,及其病原菌中不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105例小儿肺炎患儿的痰液样本中,检出病原菌41株;检出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粪肠球菌、光滑假丝酵母、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6株(占63.41%)和革兰阳性杆菌13株(占31.71%);革兰阴性菌中主要病原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中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小儿肺炎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临床治疗应及时采集患儿痰液标本检测其的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以提高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HLA-DR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中的HLA-DR1~HLA-DR10等位基因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表现、关节X线片影像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RA患者80例与健康对照40名,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两组的HLA-DR1~HLA-DR10基因型,分析RA患者临床表现、X线片影像分期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上述HLA-DR等位基因的关联性。结果: RA组HLA-DR4基因阳性率为35.0%,正常对照组为1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类风湿因子(RF)阳性和并发肺部病变的RA患者HLA-DR4阳性率均显著增高(P<0.05和P<0.005)。HLA-DR4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RF滴度较高,血沉较快,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水平较高(P<0.05~P<0.01);HLA-DR4阳性组患者晨僵时间显著长于阴性组(P<0.001)。关节功能为Ⅲ或Ⅳ级和X线分期为Ⅲ或Ⅳ期者亦以HLA-DR4阳性组显著为多(P<0.01)。结论: 皖北地区汉族人群RA易感性与HLA-DR4基因有关联性。HLA-DR4基因与晨僵时间、血沉、RF、抗CCP抗体、骨质侵蚀有一定联系,HLA-DR4阳性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将597例SLE患者根据其细菌学检查结果分为医院感染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呼吸道与肺部感染占36.0%,尿路感染29.0%,血液感染19.9%,其他感染15.1%;75.8%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缓慢或隐匿,感染多系条件致病菌引起,其中G-杆菌占45.6%,G+球菌40.9%,其他病原菌13.9%;SLE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肺部病变>3个系统器官受损,血浆白蛋白<30 g/L,长时间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GC),应用超大剂量GC冲击疗法,GC联合应用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治疗,入院前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住院时间>3周.结论 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最常见,机会性G-杆菌和G+球菌是其主要病原菌;临床表现不同于一般病原菌感染,原发病情控制后应尽可能减少GC的用量,谨慎应用超大剂量GC和GC联合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尽量缩短住院时间有可能减少SLE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具有多种因素参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体内存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病.随着对SLE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诊治方法的改进,其预后有了明显改善,10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感染一直是导致SLE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感染可以是SLE的诱发因素也可以贯穿于病程中,是导致SLE患者病情加重、影响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将近年来有关SLE与感染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2组,各60例,甲组予以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轮状病毒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变化情况。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治疗3d、5d、7d、10d轮状病毒转阴率均明显高于甲组,治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水平明显低于甲组,P <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干扰素治疗相比,联合应用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更好,症状缓解更快。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白芍总苷(TGP)对已有周围血白细胞减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借助SPSS10.0软件包辅助统计与分析有关资料。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定量、周围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沉、血清补体C3水平、血清抗dsDNA的阳性率、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以及初始平均每日应用泼尼松的剂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用TGP治疗6周后血红蛋白定量、周围血白胞及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平均血沉水平、血清抗dsDNA的阳…  相似文献   
10.
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白细胞减少症患者3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白芍总苷治疗合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处于活动期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SLE患者33例为治疗组,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及与SLE活动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用白芍总苷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定量、周围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平均血沉水平、血清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平均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和每日平均应用强的松的剂量以及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补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用于治疗合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SLE患者安全、有效,并且可以降低SLE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