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艳  殷鑫  潘娟  管伟  杨炳友  匡海学 《中成药》2021,(3):660-664
目的研究茄Solanum melongena L.根中含氮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茄根70%乙醇提取物采用MCI、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含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acetyltyramine(1)、N?(2?phenylethyl)acetamide(2)、3?(4?aminophenyl)?prop?2?enoic acid(3)、callyspongi?dipeptide A(4)、pistaciamide(5)、tatarine C(6)、thymidine(7)、butyl?2?pyrrolidone?5?carboxylate(8)、indazole(9)、cyclo?[(S)?pro?(R)?leu](10)、seco?[(S)?pro?(R)?val](11)、(L)?pro?(L)?phe(12)。化合物4、8、10~12对LPS诱导RAW264.7产生NO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33.7±1.4)、(59.1±4.6)、(28.6±2.1)、(44.7±3.1)、(52.8±3.8)μmol/L。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4、8、10~12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2.
倍半萜类化合物是苍术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从苍术属植物根茎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按骨架类型可分为桉叶烷型、愈创木烷型、香根螺烷型和艾里莫酚烷型4种,以桉叶烷型为主.苍术属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肿瘤、保护神经系统、保肝、抗菌和抗病毒等活性.总结了苍术属植物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3.
小蓟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蓟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法提取,色谱法分离,光谱法鉴定结构(UV、1H-NMR、13C-NMR、ESI-MS、DEPT、HSQC、HMBC).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7R,8S)-dehydroconiferyl alcohol-8,5′-dehydroconiferly aldehyde-9-O-β-D-glucopyranoside(Ⅰ)、(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D-glucopyranoside(Ⅱ)、Isokaempferide-7-O-β-D-glucopyranoside(Ⅲ)、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Ⅳ)、Pectolinarin(Ⅴ)、Rutin(Ⅵ)、Sucrose(Ⅶ)、β-sitosterol(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文首次报道了小蓟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北重楼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法以及制备型HPLC,对北重楼地上部分70%乙醇提取液的正丁醇层进行分离纯化,运用HR-ESI-MS和NMR等多种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北重楼地上部分正丁醇层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by...  相似文献   
5.
唐玲  王秋红  杨炳友  肖洪彬  孙艳萍  匡海学 《中草药》2006,37(12):1826-1831
目的观察洋金花不同提取物(有效部位、醉茄甾内酯组分和黄酮组分)对二甲基亚砜(DMSO)损伤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常规传代培养CHO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3%DMSO与CHO细胞共同孵育24h后,经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洋金花有效部位(10~80μg/mL)剂量依赖性增加细胞活性;洋金花醉茄甾内酯组分(30~120μg/mL)对DMSO的细胞损伤作用无明显影响,而洋金花黄酮组分(2.5~20μg/mL)呈剂量依赖性减轻DMSO对细胞的损伤作用。4.5%DMSO与CHO细胞共同孵育24h后,细胞LDH的漏出率明显增加。洋金花有效部位(10~80μg/mL)、洋金花醉茄甾内酯组分(30~120μg/mL)和洋金花黄酮组分(2.5~20μg/mL)均不能降低细胞LDH的漏出率。结论洋金花中的黄酮组分可以减轻DMSO的细胞毒性,此种药理作用可能与改善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有关,而对细胞膜的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茱萸苦味拆分组分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疏毛吴茱萸苦味拆分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以及HPLC等现代分离技术与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疏毛吴茱萸苦味拆分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水仙苷(narcissin)(Ⅰ)、异鼠李素-3-O-半乳糖苷(isorhamnetin-3-O-galactoside)(Ⅱ)、金丝桃苷(hyperoside)(Ⅲ)、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Ⅳ)、紫丁香苷(syringoside)(Ⅴ)、β-谷甾醇(Ⅵ)、去氢柠檬苦素(dehydrolimonin)(Ⅶ)。结论:吴茱萸苦味拆分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的物质基础有黄酮、柠檬苦素类等成分。化合物Ⅰ,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薄层扫描法测定利肝隆糖衣片中黄芪甲甙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外标两点法测定利肝隆糖衣中黄芪甲甙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青龙衣(胡桃楸或胡桃未成熟外果皮)抗肿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青龙衣乙酸乙酯部位和三氯甲烷部位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后经过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再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龙衣的活性部位分离获得15个化合物,并分别鉴定为熊果酸(1),2α,3β,23-三羟基-12-烯-28-熊果酸(2),没食子酸(3),香草醛(4),香草酸(5),苯乙酸(6),2,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7),对羟基苯甲醛(8),肉桂酸(9),4-甲氧基-5-羟基-1-四氢萘酮(10),5-羟基-2-乙氧基-1,4-萘醌(11),黄杞醌(12),2-甲氧基胡桃醌(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6~8为首次从胡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3为首次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5种植物多糖的部分酸水解特征及其水解产物的组成进行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0.05、0.2和0.5 mol/L三氟乙酸(TFA)对5种植物多糖进行部分酸水解,并研究其水解特征;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及多元统计的方法对其水解产物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 0.05 mol/L TFA水解后截留液中葡萄糖醛酸(X1GlcUA)量、0.05 mol/L TFA水解后透过液中阿拉伯糖(X2Ara)量、0.2 mol/L和0.5 mol/L TFA水解后截留液中阿拉伯糖(Y1Ara、Z1Ara)量、0.2 mol/L TFA水解后透过液中半乳糖醛酸(Y2GalUA)量为麻黄多糖区别其他植物多糖的特征水解片段。结论 部分酸水解反应结合色谱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多元统计的方法,分析单糖组成及其量的变化,可以进一步为多糖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接骨木总苷片的制剂工艺.方法:通过对吸湿性、颗粒外观、崩解时间、脆碎度、休止角的考察,确定接骨木总苷片的制剂工艺,同时进行了3批工艺验证试验.结果:确定了接骨木总苷片的制剂工艺.结论:该制剂工艺处方设计合理,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