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是常见的紫绀型心脏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法洛四联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7~10%,本病占出生后2个月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位,约80%~90%的病例死于1岁以内。Switch术是真正从解剖上矫正错位的大动脉的一种手术方法。由于患儿年龄小,体重轻,体质差,手术比较复杂,所以对手术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位引流对气管插管新生儿排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翻身、拍背后先行体位引流再吸痰,对照组翻身、拍背后立即吸痰,2组均于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统计2组出现吸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吸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吸痰是缺氧性动作,正确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吸痰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疗ABO血型不合导致自然流产46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型不合所导致的自然流产很常见,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治疗4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腔镜下漏斗胸矫治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漏斗胸是指前胸壁以剑突为中心的肋骨下段与其相连两侧肋骨异常向后弯曲凹陷,使前胸壁呈漏斗样畸形。发病率0.1%~0.3%,其中11%~37%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男女比例约为4∶1[1]。漏斗胸是小儿最常见的胸壁骨骼畸形,占小儿胸廓骨骼畸形的90%以上[2]。2005—2010年本院对31  相似文献   
5.
中心体温的稳定对于保证人体正常代谢及各种生理机制的稳定有重要意义。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体温变化快,很容易出现低体温,影响生理功能和术后恢复。本研究通过不同保温方式观察患儿手术期间体温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L-精氨酸(L-Arg)加入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儿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6)、L-Arg I组(L1组,n=16)和L-Arg II组(L2组,n=16).L1组停搏液中加入2.5 g/L的L-Arg ,L2组停搏液中加入5 g/L的L-Arg ,C组停搏液中加入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诱导后(基础值,T0 )、主动脉开放5 min(T1)、主动脉开放30 min(T2)、停体外循环(CPB)4 h(T3)、停CPB 24 h(T4)抽取动脉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3组再灌注后血浆cTnI、MDA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5).L1组cTnI、MDA升高幅度低于C组,SOD降低幅度低于C组(P<0.05或P<0.01).L2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含L-Arg 2.5 g/L的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含L-Arg 5 g/L的心脏停搏液对这种损伤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与老年患者的护患沟通方法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与老年患者的护患沟通技巧,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我科住院的190例老年患者,分析其疾病及心理特点,并采取多样化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结果:全组19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结论:加强与老年患者的有效沟通,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在婴幼儿手术中,良好畅通的液路对保证术中用药及患儿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一般手术我们都选择血管较粗的四肢静脉穿刺,这样有利于术中补液及抢救的需要,但由于患儿较小,盖上无菌手术单后,下肢血管无法看到,不利于麻醉给药及观察液路。因此患儿手术中我们首选的是手背部静脉输液,尤其在侧卧位手术中,因一侧肢体受压,静脉循环不畅,输液只能选在非受压一侧肢体的手背部,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手术中保持体温稳定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小儿外科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新生儿手术的临床治愈率越来越高.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血管丰富,容易散热致体温偏低,当术中环境温度低,保暖措施不够时,极易引起皮肤硬肿症和术后恢复慢等并发症,给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麻烦.有研究表明,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可以避免的,有效的体温干预可维护婴幼儿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量[1].  相似文献   
10.
杨淑枝  王瑞欣  张桂枝 《河北医药》2009,31(9):1142-1142
我院儿外科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2.8kg以下新生儿及早产儿108例,其中2.1kg以下23例。本文将23例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术中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