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烧伤感染创面或陈旧创面的植皮成活率明显偏低。如果在这种样的创面植皮后加用封闭式负压引流( vaccum sealing drainage ,VSD)可以明显提高植皮成活率。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研究病例165例,男112例,女53例,年龄15~70岁。烧伤原因;开水烫伤86例,火焰烧伤53例,酸碱烧伤15例,爆炸伤7例,电击伤4例。选取的烧伤创面均存在创面感染,烧伤深度为深Ⅱ度~Ⅲ度,入院后随机分为A组(73例)和B组(92例),A组游离皮片植皮术中采用VSD替代传统敷料压力包扎,B组采用常规植皮手术及压力包扎。结果:2组病例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前准备时间,植皮成活率,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是否成活率过低需要再次手术补植皮。 A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3.56天,植皮成活率70%~100%,平均92.4%,术后植皮区完全愈合时间5~19天,平均11.62天。 B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8.72天,植皮成活率20%~100%,平均72.3%,术后植皮区完全愈合时间5~42天,平均17.71天,其中11例由于成活率<50%需2期手术补植皮。 A组手术效果明显好于B组。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有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引流通畅,压力均匀有效等优点。不仅适用于烧伤感染创面的术前准备,同时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皮片加压模式也可以在术中使用替代传统敷料压力包扎,采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明显提高植皮成活率、降低手术风险,同时也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
从1992年至今,我们共收治了17批烧伤病员92例,治愈87例,对成批烧伤病员的收容与早期救治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门批烧伤病员共92例,其中最大一批12例,男性36例,女性5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岁;烧伤面积最大达95%,最小10%;并发吸人性损伤16例,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重度吸入性损伤,2例死于败血症,]例死于应激性溃疡。12治疗:原则是先抗休克,后处理烧伤创面,光处理重病员后处理轻伤患者。①静脉切开,快速补液。补液象技渤鲁克公式计算。在物品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对于烧伤面积成人小于50%…  相似文献   
3.
烧伤Ⅱ度创面半暴露干-湿疗法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阶段综合处理烧伤Ⅱ度创面的半暴露干-湿疗法的临床价值和合理性。方法:前瞻性地观察从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560例非手术治疗的Ⅱ度烧伤患者采用该疗法的疗效。创面早期采用10%磺胺嘧啶银纱布半暴露包扎,d2~d4后改用八湿膏纱布。全部病例在伤后12h内、d3及d7分别观察白细胞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观察d2、d5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观察创面治疗过程情况及临床效果。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在伤后12h内、d3Y2.d7白细胞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检测结果逐渐转化接近正常值,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犬部分浅Ⅱ度烧伤创面可保留底层敷料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5±2.2d;深Ⅱ度烧伤创面部分表层形成半透膜状浅褐色痂皮,达到痂下愈合效果,创面愈合后无疤痕形成,色素沉着很轻微,平均愈合时间为1.1.2±2.5d,部分深11度烧伤创面表层痂皮溶脱,创面细胞活性佳,基底皮肤附件保存良好,创面愈合后有轻度色素沉着或脱失,部分有浅疤痕形成(发生率26.3%),平均愈合时间为16.4±3.5d。结论:分阶段综合处理烧伤11度创面的半暴露干-湿疗法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较为“细化”的创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的治疗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对35例37只手的治疗体会,其中32例采用游离皮片移植,5例采用腹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移植,观察病人术后的手功能和形态的恢复情况。结果35例37只手均全部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年手的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对于手部深度烧伤采用早期切削痂,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先天性唇裂早期修复同期行鼻畸形矫正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唇裂早期修复,同期矫正鼻畸形,以避免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而再次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Millard I式或II式唇裂修复法修复唇裂,同期矫正鼻畸形,使移位的鼻翼软骨,鼻中隔软骨复位,以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结果 1998-1999共矫治30例,年龄3个月至3岁,单侧唇裂24例,双侧唇裂6例,随诊最长18个月,效果良好。结论 唇裂患儿幼小时组织比较薄膜,畸形易于矫正,早期修复唇裂,同期矫正鼻畸形,使畸形的鼻翼软骨,鼻中隔恢复到正常的解剖学位置并在此位置 生长发育,鼻畸形可望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本地区小儿烧伤的特点及原因,以预防和减少儿童的意外烧伤。方法针对儿童烧伤的年龄分布、年份分布、月份分布、家庭情况、烧伤原因、烧伤面积、休克发生率、主要死亡原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意外烧伤与年龄、月份、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小儿烧伤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防范措施,普及烧伤初期急救培训及简单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烧伤浸浴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浸浴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8例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后期残余创面应用浸浴。结果:本组病人疗程得以缩短,功能得以改善。结论:浸浴疗效法治疗残余创面,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电烧伤的治愈率,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复肢体的功能,应用早期手术的治疗方法,通过对38例电烧伤疗效的观察,结果表明:早期手术修复电烧伤创面,较传统保守治疗的方法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电烧伤的治愈率,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复肢体的功能,应用早期手术的治疗方法,通过对38例电烧伤疗效的观察,结果表明:早期手术修复电烧伤创面,较传统保守治疗的方法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胶粘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纤维蛋白胶粘合法与神经外膜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即粘合组和缝合组,每组10只。以大鼠左侧坐骨神经为修复神经模型进行实验。术后8周,各组取8只大鼠进行电生理、组织学检查,每组其余2只取标本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8周粘合组神经纤维较缝合组平直,粘合组与缝合组比较,运动神经潜伏期延迟比、吻合口神经纤维通过比、有髓纤维截面积恢复比、肌湿重恢复比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2.32、2.43、2.39、2.36,P值分别为0.032、0.029、0.030、0.031)。结论 应用纤维蛋白胶粘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神经接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