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和评价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南宁市中医院骨科2007年7月~2008年6月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骨科132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是β-内酰胺类,使用最多的药物是克林霉素,平均用药时间为7.16±3.23d,每名患者平均用药1.91±0.67种,联合用药占71.21%。[结论]骨科围手术期部分抗菌药物的使用比较合理,但仍存在部分患者用药时间过长、经验(或习惯)用药和选用药物不规范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诺卡菌病的药物治疗经验,提高临床药学监护水平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例肺诺卡菌病和1例脑诺卡菌病患者的住院用药和出院带药情况,对照《桑德福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39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3例诺卡菌病患者住院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好转而出院;出院后,1例患者按疗程应用磺胺治疗,1例回当地继续治疗,1例继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结论 3例诺卡菌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是正确的,住院期间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并建议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制附子对阳虚小鼠抗疲劳和耐常压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制附子水提液对阳虚小鼠抗疲劳和耐常压缺氧的作用。方法:以氢化可的松25mg/kg肌肉注射制备小鼠阳虚模型。采用抗疲劳实验(游泳试验)和耐常压缺氧实验,观察不同剂量制附子水提液对阳虚小鼠的抗疲劳和耐常压缺氧作用。结果:抗疲劳实验和耐常压缺氧时间结果显示,制附子水提液(30、15、7.5g/kg)与模型组比较,小鼠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制附子具有一定的抗疲劳和耐常压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麻杏二陈止咳颗粒(麻黄,陈皮,甘草)的质量标准并进行颗粒剂型的常规检查。方法:对麻杏二陈止咳颗粒进行粒度、水分、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薄层色谱法(TLC)对陈皮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马兜铃酸Ⅰ(C17H11NO7)进行限量检查,对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麻杏二陈止咳颗粒的粒度、水分、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的相关规定;确定每克该颗粒中马兜铃酸Ⅰ(C17H11NO7)不得超过0.66 μg;陈皮和甘草的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HPLC色谱中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分别在10.04~100.4 μg、5.14~61.68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0%(RSD=1.15%)、100.68%(RSD=1.97%)。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行,可用于麻杏二陈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杨正腾 《海峡药学》2011,23(1):125-127
收集我院2006年~2008年用药监控数据,以Execel对药品品种、用药金额、DDDs、DDc等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理血剂用量逐年增多,DDc有下降趋势,活血化瘵药、益气葬阴药用量分别排第一、二名,且占多数。说明我院理血剂临床应用合理,但存在注射剂应用过于频繁现象。  相似文献   
6.
蟾蜍皮作为一种民族药已纳入壮药名录,是广西常用特色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通络之功,常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目前关于蟾蜍皮炮制方法研究相关报道较少,通过查阅古代书籍及各省炮制方法和药材标准发现蟾蜍皮常用炮制方法有烟熏、砂烫、水烫等。文章归纳蟾蜍皮炮制历史和现代炮制工艺,为制定统一的蟾蜍皮炮制工艺提供参考,有利于保证蟾蜍皮炮制工艺规范化及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并优选麻杏二陈特禀咳颗粒的提取工艺,建立麻黄碱与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麻黄碱与橙皮苷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选麻吉二陈特禀咳颗粒的提取工艺;采用HPLC测定麻黄碱、橙皮苷的含量,流动相分别为甲醇-乙腈-0.2%磷酸(2.5∶2.5∶95)、乙腈-0.2%磷酸(21∶79),检测波长分别为208nm、283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水,提取3次,每次90min。麻黄碱平均含量为0.59 mg/g,RSD=2.08%(n=3);橙皮苷平均含量为2.98mg/g,RSD=3.61%(n=3)。结论:该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可以为麻杏二陈特禀咳颗粒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八角茴香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β-环糊精包合八角茴香油工艺过程,采用L16(3^4&;#215;2^7)正交试验法。通过包合物含油率,以及包合产油率作指标,优选工艺A1B3C4D2,即β-环糊精、油比例为4:1,包合温度50℃,时间2h,干燥前先混合5%淀粉。  相似文献   
9.
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患者的知觉环境、医院的功能布局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现代医院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两性霉素B治疗肾病基础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疗效,提高用药水平。方法对3例行两性霉素B治疗肾病基础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表现及肝肾功能主要指标变化进行观察,分析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两性霉素B治疗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得到控制,感染所致的肝损害好转,不良反应(包括低血钾、乏力等)轻微,无明显的肝、肾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两性霉素B治疗肾病基础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疗效可靠,不良反应亦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