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溶液(PEG-ES)分次剂量法在结肠镜检测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9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4000例,利用高清晰度电子结肠镜施行检查,结肠镜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等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PEG-ELS大容量(4 L)分次剂量,B组采用PEG-ELS大容量(4 L)1次剂量,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受性。结果:A组患者的左半结肠以及横结肠肠道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右半结肠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BBPS总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恶心、腹胀、腹痛、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肠穿孔、出血、心肺意外等结肠镜操作不良事件发生;且A组患者认为肠道准备容易完成患者及愿意再次进行肠道准备的患者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次剂量给予PEG-ES进行结肠镜准备,较单次给予能取得更满意的肠道清洁效果,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非镇静状态下透明帽辅助治疗与常规内镜治疗前、治疗中2 min时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作呕反应程度,治疗完成时间,食管黏膜损伤情况和视野清晰度,以评价内镜头端透明帽辅助食管上段异物取出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透明帽辅助治疗组(72例)和常规内镜治疗组(72例);分别监测患者检查前、检查中2 min时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作呕反应程度,治疗完成时间,食管黏膜损伤情况和视野清晰度。结果透明帽辅助治疗组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与常规内镜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帽辅助治疗组的视野清晰度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治疗组(P<0.01);透明帽辅助治疗组的治疗完成时间、作呕反应、黏膜损伤率均低于常规内镜治疗组(P<0.05)。结论内镜头端透明帽辅助食管上段异物治疗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杨根源  郭晓红  龚飞跃 《新医学》2011,42(2):134-134
患者男,50岁。因吞咽不畅、消瘦伴上腹胀痛1个月于2010年8月3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逐渐加重的吞咽困难,发病以来体质量下降10kg。无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体格检查: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4.
经鼻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的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shaker 1994年报道以来,经鼻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GD)检查已成为一项使内镜检查更加舒适而不需要麻醉药物的技术.此项检查已经在欧美和日本的一些健康体检中心和私人诊所迅速开展起来.1999年以来,国内部分医院也逐渐开展了经鼻EGD检查.尽管内窥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超细内镜的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仍然担心超细内镜在图片质量、可操作性和活组织检查方面劣于标准内镜.而且,经鼻EGD检查的鼻部麻醉方法、知情同意书、适应证和并发症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总结102例门诊患者上消化道超声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体会,分别从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三个方面阐明配合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认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术后的密切配合及病情监测是超声内镜诊断和治疗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杨根源  王连源 《新医学》2009,40(6):415-417
肿瘤千细胞是当今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个新热点,它有可能为临床肿瘤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套全新的思路。该文就胰腺肿瘤干细胞的分离鉴定、自我更新途径、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及治疗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道清洁药物不同服用方法在肠道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我院行肠道检查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单号归于A组,共143例,检查前1 d晚22∶00服果导片50~200 mg,检查当日早晨服250 ml甘露醇,1 h内饮温水2000 ml;双号归于B组,共157例,检查前1 d下午服聚乙二醇1包+2000 ml温水;检查当日早上再服1次,采取BBPS (肠道准备质量)评分表评估肠道清洁度,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患者的耐受性。结果 B组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BBPS评分分别为(2.69±0.44)分、(2.61±0.52)分、(2.81±0.38)分,均高于A组(P<0.05);B组结肠镜检查时间为(7.41±2.28)min,排便次数为(7.84±1.82)次,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耐受率为98.09%,高于 A 组的74.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65%,息肉检出率为76.22%,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1%,息肉检出率为92.3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息肉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肠道检查中应用聚乙二醇分次口服方案,肠道清洁度高,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无蒂型锯齿状腺瘤(SSA)属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和分子基因学改变,其内镜形态和组织学特征有别于其他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且与新近提出的结直肠癌变的锯齿状通路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SSA是微卫星不稳定性癌的前期病变,可直接发生癌变.但目前国内尚缺乏对这一病变的认识.本文就SSA的定义、形态学特征和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病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非镇静经口、经鼻途径超细内镜(经鼻胃镜)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结束时受检者血压、脉搏、血压×脉搏/100的动态变化和受检者的恶心反应程度,以评价经鼻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对胃镜检查途径无选择意向者212例,随机分为经口和经鼻检查组各106例。分别监测检查前、检查中2min和检查结束时受检者的血压和脉搏,并评估受检者的恶心反应。结果经鼻检查组的血压、脉搏、血压×脉搏/100变化低于经口检查组(P〈0.05);两组胃镜检查完成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鼻检查组的恶心反应低于经口检查组(P〈0.05)。结论经鼻检查组的血压、脉搏、血压×脉搏/100升高幅度和受检者的恶心反应均较小,受检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小波变换过程复杂的缺点和SPIHT算法编码过程重复运算、存储量大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小波基和小波分解层数的选取,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PIHT算法,该算法利用可变阈值对SPIHT算法中初始子带进行分类得到一种更有效的编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压缩整体性能要好于SPIHT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