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1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翼状胬肉是常见结膜病中最复杂、最难治疗的眼病之一。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30%~60%[1],目前尚无彻底根治手段。我们从2002至2004年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14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48例中男70例,女78  相似文献   
2.
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09/2011-09在农三师医院施行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患者201例242眼的临床疗效。

结果:术后随访6~24mo,197例238眼治愈(98.3%),4例4眼复发(1.7%)。

结论: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手术简单、实用、安全、高效,可显著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组织学上表现为结膜上皮下结缔组织增厚和弹性改变,上皮衬着的变性结膜组织越过角膜缘浸润人角膜,可有异物感、流泪症状,甚至视力改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资料,并比较3组的术后复发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在表麻下行小切口小瞳孔白内障摘除术的有效性及小瞳孔条件下的白内障手术技巧。方法对50例(60眼)小瞳孔白内障在表麻下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表麻效果及术中用黏弹剂分离粘连虹膜,旋转摘除晶体核法植入人工晶体60眼。结果术后瞳孔基本保持圆形,无后囊破裂,术后1周裸眼视力≥0.2者45眼(75%),≥0.5者30眼(50%),≥0.8者15眼(25%)。结论表麻下行小瞳孔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手术简便,效果肯定,适合在基层和防盲工作中推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手术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临床特点以及有效治疗方法,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断正确率及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患者确诊为非手术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疾病后,采用联合给药措施进行治疗,经710 d上述药物联合治疗后眼压控制在25 mm Hg左右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实施手术治疗,手术内容为小梁切除+囊外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结果非手术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大多为女性患者,且多数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频繁滴入缩瞳剂所致此病;非手术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经治疗后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P<0.05,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尽快确诊病情,并给以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待患者眼压稳定需尽量采取手术治疗,从而取得满意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光眼并白内障合并剥脱综合征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后的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患者25例(30眼),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巩膜瓣下咬切三联术,对术后1~3年的疗效观察.结果:术后视力0.06~0.1者5例(7眼),0.15~0.5者15例(17眼),0.6~1.0者5例(6眼),术后眼压23例(27眼)控制在≤21mmHg,2例(3眼)眼压>21mmHg,术后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结论:青光眼并白内障合并剥脱综合征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巩膜瓣下咬切除术是一种安全确切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90例(112眼),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设立为A组,40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患者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1周、1个月视力在0.1-0.5及0.6-1.0的视力情况及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l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视力在0.1-0.5及0.6-1.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分别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不同时间点角度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及角膜散光。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更具优势,其并发症明显少于超声乳化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9年12月在我科行UBM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达成共识的治疗原则分为房角关闭≤1/2组和房角关闭〉1/2组。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患者31例(62只眼),其中房角关闭≤1/2组36只眼,房角关闭〉1/2组26只眼,根据检查结果指导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UBM作为一种高频超声成像技术,为活体人眼前段解剖结构,特别是房角及房角相关的解剖结构的实时观察、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指导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就诊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87例(93只眼)在表面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治疗。结果随访3~12月,87例(93只眼)新生儿泪囊炎一次性泪道探通治愈86例(91只眼),治愈率为97.85%,1例(2只眼)二次探通后治愈。患儿年龄<12月龄时,治愈率为100%。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